期待多时,更多 CONVID-19疫苗获美国食物及药品管理局(FDA) 特事特批,加速商业化步伐投放市场。从订单看,辉瑞(NYSE: PFE)及Moderna(NASDAQ: MRNA)成主要受惠企业,股价亦因而应声弹起。紧随其后,在内地及香港挂牌的復星医药02196,亦因其与 BioNTech的供应协议关係,亮丽盈利前景换来股价的突破性走势。顺势而为,月内可望挑战45元的其一歷史重大阻力区。
上述疫苗股份具理据上扬,另临近年尾,值得留意是包括中生(01177)及石药(01093)等传统基金爱股,终迎来比较明显的见底讯号。为部署2021年,可率先纳入观察名单。两者股价早前持续下挫,主因是内地为降低市民在医疗上的负担,因而在上年11月期间,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公布药品准入医保目录结果,70个新增、27个续约药品共计97个药品平均降价60.7%、26.4%。2020年1月1日将启用新版目录,药品大幅降价,预期的盈利降幅应声令中生等相关企业股价上半年持续受压。而近日,类似採购政策也延伸至创新生物制药药品。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医保局上周在北京启动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涉及到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儿科等药品品种,同时也进行2020年医保创新药谈判。内容中,高端仿制药的降价幅度比较受巿场关注。
上述状况,对之前在高估值下高追药企的投资者来说,确是惨不忍睹。然而更早给予的警惕,对投资市场、甚至内地医药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也起到一定作用。记得当年一套大收旺场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就道出了内地医疗市场惨况。即使有大需求,负担不起下,一切也是徒然。解决问题,也就需政府出手,以更「合理」价令使用规模获更大提升,做到病者与药企共赢找到更佳平衡。
作为率先「中招」企业,调整后的中生,已有再次上路的理由,依赖的是公司业务覆盖医药研发、生产和销售全产业链,拥有齐备的药品类别,包括多种生物药、化学药及中药现代化制剂。带量採购政策利润空间缩小下,其中标品种销售量的规模持续扩张,可望作为弥补。另外,中生近期亦有多个利好消息,资深副主席谢炳斥资增持公司股份; 公司以5.15亿美元向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买入15.03%股份,涉足CONVID-19疫苗CoronaVac的开发权益。按公司股价图表走势,其平均价在升越7.5元后,中长期升浪将再度展开,首目标可以8.5元水平作为参考。 |
您可能有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