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多時,更多 CONVID-19疫苗獲美國食物及藥品管理局(FDA) 特事特批,加速商業化步伐投放市場。從訂單看,輝瑞(NYSE: PFE)及Moderna(NASDAQ: MRNA)成主要受惠企業,股價亦因而應聲彈起。緊隨其後,在內地及香港掛牌的復星醫藥02196,亦因其與 BioNTech的供應協議關係,亮麗盈利前景換來股價的突破性走勢。順勢而為,月內可望挑戰45元的其一歷史重大阻力區。
上述疫苗股份具理據上揚,另臨近年尾,值得留意是包括中生(01177)及石藥(01093)等傳統基金愛股,終迎來比較明顯的見底訊號。為部署2021年,可率先納入觀察名單。兩者股價早前持續下挫,主因是內地為降低市民在醫療上的負擔,因而在上年11月期間,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正式公布藥品准入醫保目錄結果,70個新增、27個續約藥品共計97個藥品平均降價60.7%、26.4%。2020年1月1日將啟用新版目錄,藥品大幅降價,預期的盈利降幅應聲令中生等相關企業股價上半年持續受壓。而近日,類似採購政策也延伸至創新生物製藥藥品。
據《央視新聞》報道,國家醫保局上周在北京啟動醫保藥品目錄准入談判,涉及到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同時也進行2020年醫保創新藥談判。內容中,高端仿製藥的降價幅度比較受巿場關注。
上述狀況,對之前在高估值下高追藥企的投資者來說,確是慘不忍睹。然而更早給予的警惕,對投資市場、甚至內地醫藥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也起到一定作用。記得當年一套大收旺場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就道出了內地醫療市場慘況。即使有大需求,負擔不起下,一切也是徒然。解決問題,也就需政府出手,以更「合理」價令使用規模獲更大提升,做到病者與藥企共贏找到更佳平衡。
作為率先「中招」企業,調整後的中生,已有再次上路的理由,依賴的是公司業務覆蓋醫藥研發、生產和銷售全產業鏈,擁有齊備的藥品類別,包括多種生物藥、化學藥及中藥現代化製劑。帶量採購政策利潤空間縮小下,其中標品種銷售量的規模持續擴張,可望作為彌補。另外,中生近期亦有多個利好消息,資深副主席謝炳斥資增持公司股份; 公司以5.15億美元向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買入15.03%股份,涉足CONVID-19疫苗CoronaVac的開發權益。按公司股價圖表走勢,其平均價在升越7.5元後,中長期升浪將再度展開,首目標可以8.5元水平作為參考。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