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筆者開始寫ESG文章的時候,身邊很多朋友都不知道這三個英文字代表什麼,但是今天大家對ESG認識多了,或多或少拜疫情所至,大家對環境和環保議題多了關注,ESG評分高的企業跑贏其他低評分的公司,漸漸令專業人士和普羅投資者都提升重視程度。 港交所在2020年7月1日以後要按新的指引編制ESG報告如下: 1. 在財政年度5個月之内要呈ESG報告 2. 引入强制披露要求 3. Social中KPI的由義務原則提升至不遵守便需要作詳細解釋 4. 在披露氣候相關議題需要和財務上有關連,港交所建議參考TCFD 5. Environment 中KPI要求披露相關目標
港交所認為董事㑹是上市公司的決策單位,由董事他們發揮主導角色及承擔責任是最適合不過,港交所也有發出指引讓他們按步就班完成ESG報告。
上市公司最理想是在董事會下面成立一個集團管理委員會,再在下面建立一個ESG委員會監督ESG工作小組,小組成員可以包括財務、內審、風控、法務、投資者關係和人力資源等,董事會可靠以下七個步驟去監督ESG的執行:
1. 建立ESG管治 確保已就ESG事宜建立穏健的管治架構
2. 設定等級 協定ESG的定義及其對公司的重要性
3. 評估 決定ESG風險及機遇對公司是否有策略上的重要性;與管理層一同識別重大ESG事宜
4. 整合 于業務策略及風險管理程序加入重要風險因素
5. 監察及評估 獨立内部機制以監察及監督ESG事宜的管理
6. 傅訊 確保已適當披露所面對的ESG風險、已採取的措施及達成目的進度;就策略及建立長期價值的目的,編制重要ESG訊息並向持份者發布
7. 持續改進 在適當時候作檢討、完善和改進
今天在申請上市時,港交所也需要他們提交上市可持續發展,部份取決於ESG的目標,故此有志於上市的公司應該儘早成立上述架構,並不是上市前臨急抱佛脚去滿足上市科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