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昨日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在舉行「駕馭市場的不確定性」的專題討論上,嘉賓闡述如何調整戰略、運營、投資方向,以應對挑戰並在市場波動中把握機遇。摩根士丹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聞(James Gorman)估計,通脹未來幾年裡或處於4%左右。
摩根士丹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聞(James Gorman)表示,目前市場面臨最大風險為通脹,現時通脹水平是數十年來前所未見,央行需要在不使失業率上升太多並保持經濟增長的情況下,去打擊並控制通脹。他預計,通脹不會在短期內恢復至以往約2%的水平,在未來幾年裡或處於4%左右。
他又分享,處理不確定性是目前全球執行官的工作,包括如何處理新冠疫情下的工作安排,高息環境下的財務安排,工資上漲,另外還有因地緣政治引發的供應鏈及通脹問題。他認為,這是一個痛苦的轉變過程,但並非在於預期之外。他預計環球央行將繼續透過加息對抗通脹,這期間失業率將有所上升,但這些都是必須接受的現實。
高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蘇德巍(David Solomon)表示,資本市場高度依賴市場信心,但目前市場面臨眾多不確定因素,故此資本市場活動在這種情況下放緩也並不出奇。當風險溢價和回報不對等時,投資者希望獲得更大的折扣,兩者之間需要2至6個季度來達致平衡。
蘇德巍指,明年市場預計仍具備較多不確定,但由於已經較為了解市場情況,預計將能達致平衡,儘管它們的估值和資本成本與過去幾十年不同。
瑞銀董事長凱萊克(Colm Kelleher)表示,瑞銀指,現時宏觀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公司客戶的現金水平創紀錄新高,估計客戶正在等待機會重新分配投資,即使瑞銀投資團隊將大部分資本市場評級為「中性」或「輕微減持」,但認為資產市場現時估值低,未來9個月的潛在回報吸引。雖然眼下資本市場規模減小,銀行業面臨風險,經濟較難增長,但對與中國合作有信心,等待中國控制疫情後開放市場。
凱萊克指,宏觀而言,美國經濟相對穩定、估值吸引,但歐洲正面臨「大問題」,不單是股市情況,銀行體系與歐元掛鈎的結構下,經濟體面對錯誤利率風險,更難支持當地經濟增長。
黑石首席財務官兼高級董事總經理Michael Chae表示,私募市場波動性較公開市場為小,在行業方面,例如旅遊、能源、物業出租及物流,市場有較大需求並表現持續強勁。關於投資機遇,他回應表示,私募信貸是具備非常有吸引力的利差,還有就是固定資產投資,另外是科技及生命科學等領域。 |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