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09月 24日
星期日
   | 氣 溫 : 29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周三 五行大贏家 - 郭志威 - 技術性反彈
發佈日期 : 2023-06-07

郭志威


上周尾港股大幅反彈,但人民幣及港元卻沒跟隨同步上升。這意味著沒有新資金及外資重新大幅流入中港股市,純靠中港資金引發的技術性反彈難以持久。另外,美股也於近月反彈了不少。同樣地,美元卻同步地上升。美元上升的大部分時間下美股及新興市場是下跌的。對於近來美元上升的解說有不少,當中最為合理的解釋是美國債務上限經國會通過後,美國政府急於發行新一批國債以獲取資金營運,好讓政府部門不至於步入停擺,及其他各類支出。


 


美國政府發債直白的說便是向市場要錢。一段來說要錢對象是聯儲局(即QE)或銀行、企業、退休基金及其他國家(即QT)。美國通脹高居不下,難以再印錢買債進一步提供流動性引發更高通脹。唯有向銀行、其他國家等招手出售國債。有分析指出,未來三個月美國將發行超過1.1萬億的國債。由於不是聯儲局買單找數,發債便會影響未來美元的流動性,俗稱抽緊。這情況下,美元表現將相對較強,不太有利股市。


 


中港股市近來回落,去年中國封關導致本年出現低基數效應,但中國近月公布的數據卻沒因復常大幅上升,特別是出入口數字沒明顯改善,入口數字反映廠商對原材料的需求,數據差意味訂單減少。中港股市沒新外圍資金流入下難以見底進入牛市大升浪。但出現超跌的技術性反彈卻是合理。


 

您可能有興趣:

1
周五 市况總結 - 唐人- 美息維持不變 A股低收 恒指挫1.3% 成交774億

2
周五 勇闖股場 - 岑智勇 - 市場焦點逐個講淡談九運機遇

3
周五 搵錢幫 - George Yeung - 致豐工業增長動力多樣化可吼

4
周四 大三元炒股幫 - 岑智勇 劉東霖 李應聰 - 息魔最後一擊!?

5
周五 BMA 環球攻略 - 美息率不降 大市待變

6
周五 慕容風談股 - 一段關於JPEX事件的閒話

7
企業簡訊

8
周四 市况總結 - 唐人 - 港股跌至17885 成交3個月低 科網繼續領跌 新奧能源7連升

9
周四 勇闖股場 - 岑智勇 - 阿里影業購大麥 為甚麼要有特別股東大會?

10
周四 金星匯 - 李慧芬 - 繼續研發不同遺傳背景的RenMice系列小鼠 百奧賽圖收支有望平衡

11
周四 財經脈搏 - 核污水排海事件如何反映ESG的重要性

12
周四 金星匯 - 聶振邦 - 恒指上揚動力暫欠奉 選股重防守性海普瑞應佔一席

13
周四 澤星週記 - 方澤翹 - 港股未言安穩 安樂工程財息兼收

14
企業簡訊

15
周三 市况總結 - 唐人 - 恒指萬八關前裹足 成交創低 內銀內險走俏 恒大富力齊插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