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療改革持續至今,醫保、集採為國產藥企及醫療器械企業創造了市場准入新規之餘,也助力進口替代政策的不斷深化。中國醫療改革不但降本增效,造福廣大患者,亦同時引領醫療企業前行,向創新產品領域靠攏。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隨著中國各地醫療服務復常,醫院診療重返常態,各類手術量均見顯著提升。其中,在人口老齡化持續下,骨科手術量更持續放量,並與集採中標者綁定了不斷增長的前景,尤其值得留意。
愛康醫療(01789)是中國骨科植入物市場的領導企業之一,自去年全面中標集採後,今年以來業績不斷深化提升。上月公佈的2023年中期業績顯示,公司實現符合預期的佳績。期內,公司收入達6.4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2.1%;毛利4.02 億元,同比提升18.6%;淨利潤1.33 億元,同比增加5.2%。
中信建投在最新研報中表示,短期來看,人工關節集採政策執行後,進口替代趨勢明顯,公司作為國內關節行業龍頭,迎來發展拐點。中長期來看,公司在3D 打印領域具有先發優勢,標外創新人工關節產品有望快速放量;同時,公司積極佈局數字骨科平台(導航系統、手術機器人等)、骨生物材料,未來有望憑藉較強的研發能力、管道優勢、品牌優勢,維持行業龍頭地位。
全年業績有望實現高速增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業績公告,期內利潤增速低於收入增速水平,主要是去年同期(尤其首季)集採政策尚未完全執行,產品銷售單價及毛利水平較高,並且今年上半年公司管理費用率有所提升。不過,今年上半年,全國骨科手術量在一季度下半段快速上升,之後穩定在相對較快的增長水平。同時,集採政策進一步加速進口替代趨勢,國產品牌繼續擴大市場份額。
期內,公司毛利率為61.9%,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2022年4月開始,全國關節植入物集採政策落地執行,集採範圍內髖膝關節植入物產品的銷售價格下降,價格下降導致毛利率的下降。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動資產淨值為約14.9億元,較2022年末減少約1.4 億元,主要是公司投入於新的廠房建設。
中信建投預計公司未來三年的年複合收入及利潤增長率保持在30%或以上,維持「買入」評級。因此,現價遠未反映公司的佳績潛力,短線先看7.8港元,中長線看10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