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联储局连续加息多次,推高全球利率水平。不少投资者都改变策略,将资金由股市搬到银行,试图寻找高息正期存款,甚至是理财产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其实上市公司也是由人去管理,所以也会有兴趣透过理财产品去提升资金回报。更甚者,是因此构成须予披露交易,即根据上市规则第14.07条就认购事项计算之一项或多项适用百分比率超过5%但低于25%,故根据上市规则第十四章,认购事项构成须予披露交易,并须遵守上市规则第14.34条所载之通知及公告规定。换个角度去看,上市公司在认购理财产品时,注码不少。
华宝国际(00336)公布,其在2023年11月15日的交易时间后,其成员公司以人民币 6.47亿元向平安银行认购平安银行金融产品。同一时间,集团成员公司进一步向认购南京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涉资人民币 4.68亿元。
集团指认购理财产品之原因,是希望尽量善用资本账户中的富余现金余额,而又不影响运营流动性。有关理财产品都是保本型,风险相对较低,回报率胜于中国商业银行一般提供的正常银行存款,而且产品年期较短,都在12个月内到期。
无独有偶,指尖悦动(06866)公告,其中国附属公司上海游民,向兴银理财认购人民币30,000,000元之产品,原因与华富国际的相似,都是在不影响营运的情况下,善用盈余现金储备;以低风险的方式去提高收入等。
另一方面,从药明生物(02269)分拆出来的药明合联(02268),录得超购近49倍,一手中籤率13%,并以上限20.6元定价。如无意外,这将会是2023年第3大的IPO,值得留意。再者,港股印花税料在周五(11月17日)起下调至0.1%,相信也有利于港股交投,好事成双。
笔者为香港证监会持牌人士,不持有上述股份,并为个人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