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4日
星期四
   | 氣 溫 : 30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北大貼首張大字報 曾獲毛澤東稱讚 紅衛兵領袖聶元梓離世 終年98歲
發佈日期 : 2019-08-30

毛澤東1966年8月18日在天安門城樓接見紅衛兵
聶元梓周三在北京去世,終年98歲。
毛澤東1966年8月18日在天安門城樓接見紅衛兵
聶元梓周三在北京去世,終年98歲。

【本報兩岸組報道】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兵造反派「五大領袖」之一的聶元梓,周三上午10時55分在北醫三院離世,終年98歲。聶元梓在北京大學貼出第一張大字報,敲響文革銅鑼而出名,更被毛澤東稱讚為文革「頭號造反派」,但文革後被打成反革命,判監17年,1984年6月准保外就醫,至1986年獲得假釋,其後一度生活潦倒,至1998年才獲救濟,有指其數年前已簽字在身後將遺體捐獻給北醫三院,她的家人已表示會完成其遺願。


聶元梓1937年年僅16歲即參加革命,193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被選送延安學習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後於1946年2月被組織派往東北工作,曾擔任中共哈爾濱市委理論部長,並赴中央馬列學院(中共中央高級黨校前身)學習。建國後於1963年調入北京大學任經濟系副主任,1964年調任北大哲學系黨總支書記。


#多次獲領導人接見


她1966年5月25日與北大哲學系另6位教師在北大食堂共同貼出《宋碩、陸平、彭佩雲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幹些什麼? 》的大字報,因內容符合「五一六通知」中發動群眾自下而上揭批走資派開展文化大革命的精神,被毛主席稱譽為「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的大字報」,並批准在6月1日向全國廣播,6月2日《人民日報》以《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為標題全文發表。康生當日親至北大盛讚其為「巴黎公社式的宣言」,引起全國反響。


她此後當選北大校文革主任,北京市革委會副主任,首都大專院校紅衛兵代表大會核心組組長。1969年4月在中​​共「九大」當選中央候補委員。在這個時期,她和清華大學蒯大富、北京航空學院韓愛晶、北京師範大學的譚厚蘭、北京地質學院的王大賓等五人多次受到毛澤東、總理周恩來及中央文革小組的接見,被稱「文革造反派五大領袖」。


#文革後被判囚17年


她1967年1月召集手下撰寫三篇攻擊朱德的文章,在《新北大報》連續刊登,還簽名貼出全國第一張炮打鄧小平的大字報,並對鄧小平的兒子鄧樸方進行審查迫害。但聶元梓其後失勢,北大1968年3月至4月擁聶反聶兩派發生武鬥。工宣隊、軍宣隊8月進駐北大解除兩派武裝。1971年初,聶元梓被隔離審查,1973年下放北京新華印刷廠參加勞動,1975年轉到北大儀錶廠勞動。


文革結束後,聶元梓1978年4月19日被捕,1983年3月被北京市中級法院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誣告陷害罪判刑17年,至1986年10月16日假釋,但出獄後十幾年中一無生活費、二無醫藥費、三無住房,原本工作單位不管是北大還是北京市都拒絕接收她,那時借住一間6平米小房子,生活困苦,到去菜市場撿丟棄的菜葉充飢。至1998年,北京市民政局才每個月給聶元梓600元生活救濟款,並逐年遞增。她1999年獲得醫保,2006年4月北京市民政局給她提供一套免費借住的小房子,其晚年生活這才算穩定下來。

您可能有興趣:

1
特朗普續質疑選舉存舞弊風險 賀錦麗籲選民拒絕仇恨 美國大選今投票初步結果或稍遲公布

2
歐盟對華電動車反補貼終裁措施 中方將起訴至世貿爭端解決機制

3
傳伊朗利用更強彈頭報復以色列

4
印尼火山噴發 釀10死

5
強調保護主義無前途 普惠包容經濟全球化符合各方利益 王毅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明顯違背世貿規則

6
有民調顯示賀錦麗領先特朗普縮窄至1個百分點

7
韓國估計逾萬名朝鮮士兵身處俄羅斯

8
傳美國推動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停火60天

9
多名高層疑遭以軍擊殺 以色列稱真主黨已變群龍無首

10
中國將向黎巴嫩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11
王文濤與雷蒙多通話 中方促美方及早取消對華企業制裁

12
2科學家奪諾貝爾物理學獎 表揚對人工智能貢獻

13
中方強烈譴責恐怖主義行徑 要求巴方緝拿兇手並依法嚴懲 中資企業車隊巴基斯坦遇襲2中國公民死亡

14
內塔尼亞胡稱必須向敵人反擊

15
2美國科學家奪諾貝爾醫學獎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