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两岸组报道】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和开发先进的「相机指向系统」,积极支持嫦娥四号探月项目,并以创新的月球地形测绘和地貌分析技术仔细研究航天器着陆点的地理特徵。
研安全着陆点及相机系统
为嫦娥四号选择具科学价值的安全着陆点,是今次探月工程主要任务之一,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副教授吴波领导的团队,就「嫦娥四号着陆区—地形及地貌特徵及分析」进行研究。其团队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资助,2016年3月开始研究,蒐集大量月球遥感数据,为嫦娥四号的可能着陆区,即位处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的西北部」创建一个高精确度及高解像度地形模型。
团队并详细分析该区域地形坡度、地形对太阳日照遮挡和对中继卫星通讯遮挡的情况、撞击坑分布、岩石分佈及该地质歷史,这些分析有助团队就选取着陆点提出可靠而具实证基础的建议。
另外,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副系主任容启亮带领的团队,则与五院为嫦娥四号共同开发「相机指向系统」。该系统重2.8公斤,长85厘米、濶27厘米、深16厘米,安装在嫦娥四号着陆器顶端,能垂直移动120度,并可左右旋转350度,协助拍摄月球图像,并帮助控制中心指挥月球车活动。
「相机指向系统」是首个由香港制造及开发,并获国家採用参与探月计划仪器,2013年嫦娥三号升空时首次获国家採用,两支理大科研团队也参与未来嫦娥五号登月任务和内地首次探索火星任务,继续为太空探索计划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