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4日
星期四
   | 氣 溫 : 30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在即 盼立法會議員言之有物 聚焦發展
發佈日期 : 2022-11-14


《2022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將於本周三至五(11月16、17及18日)一連3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辯論。議案共分4個環節進行,分別是築牢安全根基、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共同維護和諧穩定。可以預計,立法會將如去年一樣通過致謝動議,但議員們在三天內的發言,我們期望能讓政府能細心聆聽,體察社會關注,並更要適時向議會及公眾作出回應。

轉眼間,行政長官李家超首份《施政報告》發表至今已差不多有一個月時間,這份以「市民謀幸福、為香港謀發展」為題的《施政報告》,除了強調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外,還向社會許下多項承諾,包括成立「特首政策組」提升長遠和策略議題的研究能力、就指定項目訂立110個不同績效指標、強化公務員管理、招商引才 、未來五年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並將「公屋綜合輪候時間」降至約四年半,並會制訂新策略向外說好香港故事。

李家超在競選特首時已強調,他以「結果為目標」,意思是無論如何困難也會想方設法做出成績,以求達到預期的目標;作為香港市民,大家也期望政府施政能開花結果,履行《施政報告》的各種承諾。

不過,綜觀《施政報告》不同建議,不少是長遠目標,如公屋輪候時間在未來4年降至約四年半、醫院管理局內科專科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在2023-24年將縮短20% 等等,我們明白凡事要有成果,必經一定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但作為市民尤其是輪候相關服務、生活吃緊的市民而言,最希望是看到成果或至少見到有進展,因此我們認為政府應該不時向公眾報告,相關政策的推行進度、遇上的困難及能否如期如目標繼續推行,讓大眾一同參與。

一直以來,政府官員透過向議會問責,向社會交代政策推行進展;這三天的致謝動議辯論,相信議員們皆踴躍發言,一如近日不少議員們也透過傳媒就防疫等不同政策提出意見。我們期望政府官員願細心聆聽,相關政策官員也會認真作出回應,而非走過場的回應,讓議會辯論變得有意義。與此同時,我們認為,政府在面向立法議會的同時,也該多直面面對市民,向公眾交代各政策落實的進程,讓大眾也瞭解並掌握政府施政情況。

《施政報告》建議,由財政司司長領導小組,制訂新策略向外說好香港故事,同時由相關政府部門和機構主動出訪傳統和新興市場,宣揚香港機遇和優勢,並推出全新訪客計劃,贊助約1000名內地和海外不同界別領袖訪港,向他們介紹香港最新情況。這些建議都是「說好香港故事」的辦法,正如桌球世界冠軍人馬奧蘇利雲早前來港出席卓球大師賽,不忘到香港郊野跑步,尤如香港最佳的「大外宣」。

但訪客宣傳之效只是「說好香港故事」的一部份力量,其餘的還得靠香港市民來齊齊說好香港。要達到此效果,不二的法門是讓市民感到生活在香港有幸福、有前景和希望,當大家都身同感受家在香港,自然也樂於說好香港,讓香港的故事更完整、更圓滿。

您可能有興趣:

1
羅淑佩「追星」心態未戒 留客消費成效 局長隻字不提

2
文體旅局不能本末倒置 大熊貓是國寶 不是明星陪襯

3
支聯會技術脫罪 難掩「外國代理人」真相 完善國安法合情理 防範外部勢力滲透

4
學生屢次偽造文書 僅被輕罰了事 中大校方縱容違法行為 令人失望

5
恐襲事件成功逃生的關鍵因素 在於反恐應急教育的普及程度

6
工業意外頻發背後 員工責任不容忽視

7
俄烏局勢不怕驟然惡化 唯恐溫水煮蛙漸走極端

8
兩電加價約1% 市民經濟壓力不輕 供應電力不穩定煩厭 須盡快解決

9
中日高級別政治對話 凸顯兩國關係漸穩定

10
政商民合作 成功辦大角咀廟會 夜光龍 街頭盤菜吸引外國旅客

11
入境處處長郭俊峯自製公關災難 審批奧蘇利雲來港 陷幾權謀私爭議

12
房屋署遷置彩虹邨住戶花15年過長 無強化社區支援 忽略待搬居民需要

13
內地經濟增長勝預期 利好因素眾多值期待

14
貨品份量減幅相當顯著 消費者購買力降夠慘情

15
大熊貓經濟如箭在弦 星級飼養員更添完美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