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4月 26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9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周一 財女心經 - 李翠芬 - 投資人失業 轉行送外賣
發佈日期 : 2022-07-04

李翠芬


失業兩個月後,翟遠終於決定和17萬本科生、6萬研究生一樣,成為外賣騎手。他此前供職於一家腰部投資機構,主要看互聯網賽道。兩個月前,他所在的小組「全軍覆沒」。公司還算厚道,給了他們「N+1」的補償。


 


投資人天生對風險警覺,但翟遠沒有預想到會這麼困難──幾乎所有還在招人的投資機構他都投遞了簡歷,但未收到回復;他想著要不去大廠做商業分析師吧,可是大廠也沒有「坑」;要不回老家考公務員吧,但一想到公務員的收入,他還是放棄了。


 


投資人曾經是個羨煞眾人的行業。剛剛入行的90後、95後們還未脫去臉上的稚嫩,嘴裡卻談著幾個億的項目。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部分剛剛入行的投資人和普通打工人一樣,入行底薪在12,00015,000元之間徘徊,住在出租屋,吃著黃燜雞米飯,如果投不到項目,可能隨時被Pass


 


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的經歷,簡直是所有投資經理夢幻的職業路徑。在DST投中了小米,隨後去小米任CFO,再後來跳去TikTok。只是現在,互聯網「低垂的果實」幾乎被摘完了,曾火得一塌糊塗的消費行業正在降溫,越來越多投資人發現,想要復刻周受資的神話已經不太現實。好項目少了,LP(有限合伙人投資者)的錢包癟了,一個月投四五個項目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大部分投資經理現在面對的現實是,1年也完不成1個項目。


  


投資人居然也失業了 


  


95後消費領域投資人向杉從某投資機構離職,這是一次非主動選擇的離職。公司自上而下下達裁員名額,三十幾人的投資團隊,需要縮減78人,他所在的並購組直接被淘汰出局。


 


直屬領導也擔心他們失業,所以給幾人提供了備選方案,比如可以去他們投資並購的公司做投後工作。但條件是,薪資待遇減少三分之二,並且需要從北京搬至投後公司所在的二線城市。接受變相裁員的苛刻條件,「苟著」,還是直接裸辭,向杉糾結了近半個月,他還是每天到公司上班,跟原來的同事還在一個辦公室,但他已經沒有了討論項目的權利。挫敗感與落差前所未有,終於沒能說服自己學會妥協,掙扎了半個月後,向杉最後毅然決定離職。


 


 不止向杉。洪浩所在的小組在去年剛剛經歷了無差別裁員,部分投資總監以下人員全部裁掉。洪浩供職於一家信託基金,而他所在的組主要看一級市場:互聯網+科技領域。


 


洪浩和向杉意識到,最好的時機或許真的過去了。滾燙的十年:一周見十幾個創業者,一月投三四個項目。過去十年,是中國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十年,也是中國投資行業蒸蒸日上的十年。


 


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這樣的初代超級互聯網公司的股東名單以海外機構為主,本土機構並不多,而字節跳動、快手、滴滴、拼多多、小米等公司的股東名單,都有至少一家本土一線基金。


  


2014年之後 VC/PE機構猛增


 


根據CVSource投中數據終端統計,2015111月共披露796支基金開始募集或成立,總目標募集規模達到1,626.06億美元,目標募集規模達到了近幾年來的峰值;2015111月共披露出1,055支基金募集完成,披露的募集完成基金的金額規模為472.95億美元。2015111月國內創投市場共披露2,506起案例。2013年,這一數字還是1,335宗。


 


人才永遠順著錢的方向流動。一種在行業流傳的說法是,2017年中國一級市場投資人就已達到了20萬。一位機構合伙人用「瘋狂掃貨」來形容當時的情景,誇張的時候,一個月就能投三四個項目。


  


這種火熱持續到2020年。只不過從當初的互聯網投資熱,轉移到了消費領域。2020年,項目集中爆發時,投資人一周需要約見十幾個創業者。每天從早忙到晚,除了跟項目的人聊,還要做內部彙報,以及跟同行、FA(財務顧問)之間交流。


 


在外界看來,投資人代表著行業認知天花板,他們能提前預判未來35年甚至十年的發展趨勢。手握重金,掌管著一家家創業公司的生殺大權。他們個人財富積累速度也很快,不僅領著高於同齡人的薪資,每年底還可憑借出手的投資項目拿到豐厚的分紅(投成獎+跟投獎)。


  


半年投不中一個項目


 


過去十年,中國本土的投資市場遵循著一個共同的邏輯:只要瘋狂增長,擠進第一梯隊,便有源源不斷的融資來續命,擴張是他們最先考慮的事情,而不是利潤。但現在,投資邏輯發生了變化。去年下半年開始投資人就開始提,要維持公司自造血能力,即向被投公司要盈利。對於公司贏利性要求變高,對於賽道更謹慎。


 


過去,投資人認為,只有百億以上規模市場的品類才有機會生長出大公司。但現在大家的思考是,品類大意味著競爭也會激烈,必須擁有足夠強的邏輯才能支撐是否出手。當然,這其中更重要的要求是利潤。


 


募資變得極其艱難。一些VC很早跟LP溝通,很多屬於雙方簽完了協議,但並未打款。這時候就很容易出現分叉口,整個行情不行了,不少LP撕毀協議不再打款。一位投資人稱,不少美元投資機構,被LP撤資,相當於直接沒有子彈,情況非常慘。LP願意遵守協議打錢,機構這邊也幾乎沒有項目可以出手。


 


一位二線機構合伙人表示,現在機構投項目不像去年手鬆,去年可投可不投的項目還會看一看,今年就乾脆不看了。機構理性了,項目也理性了。項目少了,獎金少了,所有的一切釋放出一個信號,沒有那麼多項目,沒有那麼多錢,投資機構也不再需要那麼多投資人了。


  


VC投資人出路在何方


 


不少投資人和投資機構開始尋找出路。劉敏曾經是一家小型投資機構的合伙人,但現在她的職務更確切地說,是一家跨境電商公司的合伙人,她看好東南亞市場。理由是,既然投不到好項目,看到合適的不如自己下場創業。


 


FA並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2022年一季度中國VC/PE市場投資交易均值斷崖式下跌,僅為2731.73萬美元,環比下降25%,同比下降22%20225月,投資案例數量393起,投資規模63.03億美元,在年後國內疫情反復影響下,投資市場持續下沈,在本期投資規模降至冰點,僅不足百億美元。


 


VC不出手投資,FA自然也拿不到分成。一位此前消費行業的FA,從去年開始就在陸續減少FA方向的工作,他的大部分時間參與一個和消費無關的創業項目,偏企業服務方向。消費投資人轉型難度比較大,向杉擔心轉不了行。論技能,他覺得投資人訪談調研屬於比較虛的能力,沒有一技之長。宇宙的盡頭是考公務員成了行業共識,他在想要不要考公務員,畢竟公務員不會失業。


 


投資天生是一個風險遊戲,他們是風口的最佳捕手。今年,大部分投資人開始轉行,從消費、互聯網到科技、元宇宙、Web3。一位投資人表示,現在投資真的很慘,只有看Web3的在擴編。在控制通脹的新一輪週期里,最好就是別亂動。啥領域都有門檻,但搞投資就是要學,但最大的門檻對於投資行業來說就是募資,現在募資真的很難。


 


但科技、元宇宙、Web3並沒有想象中光鮮。一位FA去年曾向一知名機構合伙人推薦過元宇宙的項目,但對方的回答是,項目太多了太亂了,暫時不出手,不出手意味著不會失誤,也意味著可以將投資機構日常的開支降到最低,因為投資經理不用每天到處「飛」,做訪談和盡調了。


「能躺平就躺平吧」,這是現在大部分投資人內心最真實的心聲。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