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7日
星期三
   | 氣 溫 : 27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中大學生團訪雲南築橋傳愛心
發佈日期 : 2017-09-11

中大校長沈祖堯向村民了解當地生活情況。
九名中大學生和其他大學同伴一起修建便橋。
中大校長沈祖堯向村民了解當地生活情況。
九名中大學生和其他大學同伴一起修建便橋。

【本報港聞部報道】香港中文大學I·CARE博群計劃的無止橋學生團隊,與香港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及昆明理工大學合作,暑假期間遠赴雲南省文山州八嘎鄉六主村,協助村民修建一座跨度32米的行人便橋及長30米的行人引道,方便孩童和村民上學及耕種。中大校長沈祖堯亦有隨行,而是次項目由民政事務局贊助,命名為「同慶香港回歸二十載-香港與內地青年聚善連心無止橋」。


八嘎河把六主村的村民分隔兩岸,村民以往只能依靠一道日久失修的橋樑過河,但橋樑早已出現裂縫兼嚴重變形,村民每次過河也十分冒險,尤其洪水季節,河水會淹過橋面,令橋樑無法通行。九名來自中大不同學系的學生,根據前期到訪該村進行的調查研究,以及與村民訪談了解村內實際情況後,項目採用村民與義工共同修建方式完成,並在過程中建立溝通的心橋,建立友誼。


難忘伯伯臉上神情


項目注重簡單實用,既着重滿足村民日常需要,也盡力節約建設材料,保護當地生態環境。中大團隊亦因應當地貧困村民情況,與其他大學團隊合作進行一系列改善村民生活工作。團隊親身到訪村內長者住處,為他們改善家居水電設施如鋪設固定水管,取代臨時軟膠喉,穩定食水供應﹔增設節能電燈泡,改善家居黑暗情況,減低長者跌倒機會。中大團隊亦為當地小學生安排趣味實驗,透過製作肥皂及人工濾水示範教導科學原理,並安排講座向村民講解垃圾處理及用電安全知識。


中大機械工程二年級生王子希表示,最難忘的是一班婆婆和伯伯,「我曾到年老夫婦的住所為他們安裝水管,老伯伯的腰骨已不能伸直,走路十分困難。但他依然拿椅子給我們坐,怕我們辛苦,令我十分感動。安裝水龍頭時,老伯伯由心而發、掛在臉上的喜歡神情令我難以忘懷。這種滿足感難以從其他地方獲得,希望日後能參與更多同類活動,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