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如廁後,按一按廁所掣,污水便流至各區污水廠,可否知道每日全港280萬立方米(相等於1120個標準泳池)的污水,期間經過繁複的處理程序,才流出大海。其實污水處理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若要多點認識污水處理工作,市民可於本周六(27日)及周日(28日)親臨沙田污水處理廠,以零距離聽專人的講解。為了配合開放日來臨,本報訪問部分渠務署幕後功臣,由他們分享工作點滴,或許可以啟發市民立志在生活中珍惜用水。 本報港聞部報道
污水處理廠分布於本港各區,每一間廠在處理污水後,才可以排出符合環保標準的水至海上,一旦過程中發生事故,便會影響排放至海水的水質標準,故此整個程序絲毫不可以有差池。西貢處理污水廠「廠長」陳紹基,兼負起把污水轉化為「淨水」的責任,他分享一次污水廠內的送風喉管突然爆裂事件,如果不及早處理,有機會影響排至海上的污水水質,當發生事故後,承辦商未能及時前來協助,在搶修的緊急關頭之際,廠內10多名大漢不分職級,隨即手執泥剷,務求盡快剷去沙泥,盡快找出喉管損毀的位置,以便進行修補工序,經過多方努力,最後至翌日清晨才完成修復工作,過程中凸顯各人上下一心,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廠長」陳紹基任渠署26年
在渠務署工作達26年的高級電氣督察陳紹基,多年來負責污水處理廠的電力維修及檢查工作,例定期檢查高壓制櫃,確保污水處理廠的電力運作如常,期間獲調派至大埔污水處理廠工作,目前兼負沙田污水處理廠的保養、維修工程及沼氣發電能源工作的同時,亦要執掌西貢污水處理廠的電力工作,當中更包括財政管理以及人手分配等。
陳紹基接受訪問時稱,西貢污水處理廠主要為西貢區提供污水處理服務,污水廠每日可處理8,000立方米的污水,自1988年起污水廠已經24小時運作,廠房亦與沙田污水廠建立聯繫,以防遇到任何突發事件時,可以提供支援。
渠務署的資料顯示,由於近年西貢人口不斷增加,其污水收集網絡亦不斷擴大,令西貢污水處理廠所處理的污水量已接近飽和。為應付預期污水量的上升,正計劃為該污水廠進行擴建工程,以增加其污水處理能力至每日2.2萬立方米。
風喉管爆炸凸顯上下一心
從事處理污水工作多年的他,談及最難忘的經驗時,他說早於10多年前,在沙田污水廠遇到一次爆風喉管事件,今日回憶起,當地情景仍然歷歷在目。
陳紹基解釋該風喉提供氧氣,讓污水廠內的微生物得以存活,以便分解污染物質,令排出外的水質符合標準。「菌(即微生物)沒有風喉下得唔得,可維持多少小時亦不知。」面對接踵而至的問題,當時各人未有考研,當下的工作就是首先要進行搶修工作。
他續說事發時為當日傍晚6時許,眾人知悉突發事件後,即前來了解,經商議後,認為要立即進行搶修,由於喉管置於地底約1米的位置,廠內10多人趕至,分工合作,用泥剷剷去泥沙,以便盡快找出損毀的位置,從而迅速修補喉管,「我記得個個用個剷泥,剷至疲累時,由另一同接手,不計較其他。」
最後由事發的傍晚搶修,至翌日清晨約4時才完成風喉修復工作。事後廠內亦要增設一些風喉管,以備不時之需。雖然今次突發事件多年前發生,但他說今次再覆述當日發生的過程,看到同事間上下一心工作,留下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