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5月 13日
星期一
   | 氣 溫 : 24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一時貪方便 害人害己 無拉手掣致車溜動意外激增
發佈日期 : 2018-12-07


沙頭角龍山隧道地盤昨天發生奪命工業意外,一輛數噸重的中型貨車突然溜後,背向車站立工作的一名39歲尼泊爾男工人被撞倒及輾過,當場頭爆重創,證實不治。雖然有人聲稱已拉手掣,但尚待調查意外成因。不過,根據政府統計數字顯示,本年首10個月已發生25宗沒有拉手掣導致車輛向後或前滑溜的意外,較去年同期的19宗,升幅高達31.6%,情況不容忽視。司機下車忘記拉手掣,不少是因為貪方便或一時疏忽,結果害人害己。


意外除涉天意,更多是人為造成。沙頭角地盤貨車溜後的工業意外,事發一刻的閉路電視片段曝光,更見慘遭撞斃的尼泊爾男工人死得冤枉。從片段所見,肇事的一輛由貨車改裝成的密斗車疑不受控制,不斷溜後,期間,一名站在司機旁的工人則企圖死命想拉着車門,但卻無去阻止。貨車繼續向後溜,一名尼泊爾男工人當時背向貨車,完全不知大禍臨頭,走避不及,瞬間被貨車的車尾撞倒及捲入車底,該名男工人所戴的頭盔亦鬆脫彈出。最後,貨車撞上路壆才停下來。


現場消息稱,涉事車輛是接載工人從隧道口進入地盤內後,司機把車停泊在一邊,然後下車去其他地方工作,有人聲稱已經拉手掣。警方正調查意外成因,包括要檢驗貨車機件有否故障、是否涉及人為疏忽、是否當時真的已拉手掣。


根據建造業議會的建築地盤車輛及流動機械安全指引,司機及操作員應在平地上落客或貨,並拉上手掣,否則如車面向下坡,工友應以楔子抵住後輪,並把前輪扭向路邊石壆。如車面向上坡,工友則應把前輪扭離路邊石壆,入一波,並留在駕駛座。然而,一些意外的發生正是人為疏忽,忘記拉手掣。


根據政府統計數字顯示,就「沒有拉手掣導致車輛向後或前滑溜」的意外宗數,本年首十個月已有25宗,較去年同期的19宗,增加31.6%。


去年8月就發生最嚴重的「無拉手掣」意外,一名63歲姓許司機駕駛一一輛9噸中型貨車至宏開道一工廈停車場卸貨,倒車調頭時,左邊車尾撞及另一輛貨車,許見狀將貨車稍為駛前再下車,不久貨車卻溜前,許跑前「救車」,貨車溜前約4米後,撞向右邊另一輛正在卸貨的貨車的左邊車頭,許走避不及,遭兩車活活夾死。當時估計除了無拉手掣外,亦疑入錯波。


這類意外在香港頻生,本年首10個月激增三成,更敲響警鐘。其實,只要注意駕駛態度,做好每一個環節,可大大減低意外。司機停車時,必須拉手掣,並把波棍停在「N波」,如要下車,更須熄匙,在安全情況下,甚至應拔走車匙。假如要在斜路上停車,必須拉手掣死火及入波。若車頭向斜路,就需要入後波,防止溜前。若車尾向斜路,則需入前波,防止溜後。

您可能有興趣:

1
日本便利店取消24小時營業 反映後疫情時代缺人手普遍

2
習近平訪歐洲三國 推動務實合作之旅

3
騙案風險無處不在 長者更須提高警惕

4
香港擁搶人才優勢 配合政策相輔相成

5
外判商擅更改讀取權限惹人嘩然 消防處勿輕描淡寫資料外洩風險

6
眾議院補選3席全敗北 岸田文雄暫難挽頹勢

7
警方擬建中央數碼影像平台 合乎成本效益 提升工作效率

8
最低工資檢討或引入新方程式 決定因素簡單易明勞資均接受

9
強制舉報虐兒法例首須考慮阻嚇力 持份者憂被判監等屬於自私的想法

10
香港特色吸引遊客 展現活力新潮形象

11
政府牙科診所服務供不應求 待7小時作初步登記苦了病人

12
密閉空間工程高風險 持分者須常保持警惕

13
開發應用程式絕非為趕潮流 政府部門須從實際角度出發

14
朔爾茨任內再訪華 中德兩國細談合作

15
貨品價格大不同 做個精明消費者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