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出现首宗非洲猪瘟个案。上水屠房一个从湛江供港的猪只样本,昨日下午被验出对非洲猪瘟呈阳性反应。为了减低传播病毒,屠房内的6,000只猪随即被销毁,该屠房亦会关闭至完成消毒为止。不过,当局原来早于本月2日发现涉事的病猪时,并没有即时利用快速测试为猪只样本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非洲猪瘟,至8日后才进行样本测试,期间与病猪同一批、于当日到港的数千只活猪,已全部推出市场出售。有传染病科学者称病毒在约一星期前已经进入本港,令到採取的善后措施因而较缓迟进行,令病毒亦可能更容易散播到其他地方。
本报港闻部报道
由于上水屠房处理的猪肉,佔本港猪肉供应的八成,未来一段日子,本地鲜猪肉供应会锐减。上水屠房昨晚已经全面封锁,渔护署在场外贴出通知书,指出渔护署署长已根据香港法例《公众衞生(动物及禽鸟)规例》(《规例》)第30条,宣布上述地方为受非洲猪瘟传染地方。现场可见工作人员已架起帐篷,身穿保护衣人员会在屠房通宵销毁猪只,屠场内设有消毒区及登记处,有身穿保护衣的人员在场内走动。有警员到场维持秩序。
上水屠房销毁6000头猪
食物及衞生局长陈肇始昨晚10时联同渔护署及食物安全中心人员举行记者会,她表示上水屠房一个猪的样本,昨日下午被验出对非洲猪瘟呈阳性反应。上水屠房内的6,000只猪需要销毁,该屠房亦会关闭至完成消毒为止。
食物安全专员何玉贤在同一场合说于本月2日带有非洲猪瘟病毒的活猪,在屠宰前检疫没有发现异常,但屠宰后衞生督察发现该猪有「不适合人类食用」的徵状,包括淋巴结肿大、有脓等,兽医检验后认为「未必是非洲猪瘟」,故只交予渔护署作一般化验检查病因,没有进行快速测试程序,以确定是否含有非洲猪的病毒。
渔护署至昨日(即本月10日)因应国际认证需要,再取该样本测试时,才发现样本对非洲猪瘟病毒呈阳性反应。而上星期四之后亦抽验四个样本,全部对非洲猪瘟病毒呈阴性反应。渔护署人员补充,非洲猪瘟病毒化验一般在四至五小时内就有初步结果。
何玉贤说,猪只一般只会逗留屠房一至两天,因此与染病猪只同一批次的其他猪只已经流入市场。
供应该染病猪只的湛江猪场,在过去数个星期都没有供应活猪给荃湾屠房。食安中心仍进一步调查病毒源头来自供港猪场,抑或本地感染。陈肇始强调非洲猪瘟不会传人,对食物安全没有重大风险。
病毒更易散播其他地方
对于今次样本首次收集在本月2日,但直至昨天覆检及进行非洲猪瘟测试后,才确定感染病毒,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表示,换句话说,病毒在约一星期前已经进入本港,会导致一些措施採取得较慢,例如暂停相关农场的猪肉供港,与及採取的销毁工作亦因而较迟,病毒亦可能更容易散播到其他地方。
他认为当局应检讨应该包括研究是否要加强动物检测、是否要取更多样本进行非洲猪瘟的快速测试、及万一再发现有供港肉食,甚至冰鲜肉内发现有病毒,採取甚么措施等,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