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讯】特朗普政府美国时间周五(10日)开始已额外对总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货品调高进口关税至25%,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周一将公布余下3,250亿美元中国货品加徵关税的安排,但北京政府未有立即出台反制措施,只有内地媒体如《环球时报》等为其「打嘴炮」,指美国误判打关税战,严重低估中国承受力云云。有分析认为,北京正在评估特朗普政府加徵关税措施做对中国的潜在经济冲击,担心若随便出台反制措施,反而不利国内经济。
内媒《环球时报》打嘴炮
美媒报道,就现有选项来看,中国能在进口关税上出招的地方较美国少,因为中国进口的美国产品,比美国进口的中国产品少很多,且中国经济成长在先前大幅减缓后,如今復甦脚步还不稳,让中南海在反击美国上绑手绑脚。美方一再调高中国货品的进口关税,中方官员忧心不已,正密切观察可能的后续效应,从人民币贬值到抑制未来的外国投资都有,若北京以牙还牙,同样调高美国货品的进口关税,反倒可能打击中国经济的需求,例如半导体、猪肉、石油或飞机等。
中国经济復甦脚步不稳
若然美中贸易战持续扩大,北京为支撑全国经济成长,可能被迫进一步放松信用管制及增加政府支出,且在去年已经出手的经济振兴方案上继续加码。不过,有市场分析师认为,政府早就应该收手,不能光靠政府干预市场支撑整体经济。曾经任职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主管知识产权业务的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伍人英(Mark Wu)说:「中国不想煽风点火,中国希望被视为讲道理的一方,而且愿意妥协。」其他市场人士则认为,未来几周北京如何应对,将取决于中国领导层如何解读本身经济状况,以及美国后续谈判的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