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5日
星期五
   | 气 温 : 25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悼念六四 维园烛光今晚亮起 京镇压示威者 60记者说真相
发佈日期 : 2019-06-04

1989年6月3日晚上至4日凌晨,戒严部队前来清
《我是记者──六四印记》新书发布会昨日举行。
苏凌峰称有生之年,不知能否看见中共政府向全国道歉
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于1989年4月15日离世,触
(左起)周舵、刘晓波、侯德健、高新于1989年6
1989年「六四事件」后,仍有大批坦克留在北京主
1989年6月3日晚上至4日凌晨,戒严部队前来清
《我是记者──六四印记》新书发布会昨日举行。

【本报特讯】30年前,北京屠城,中共出动军队镇压手无寸铁的示威学生及平民;30年后,当权者以「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来掩饰当日极受争议的行动,甚至发放扭曲事实的资料。60名现职或前新闻工作者合着新书《我是记者——六四印记》,部分人曾于1989年亲赴北京天安门採访及拍摄,感受至深,他们透过文字及图片综合还原当天的真相,击破「没有死人」之说,并斥责日前本港左派人士称是「屠杀解放军」,非常过份。根据港大昨天民调显示,近七成受访者认为内地政府当年处理错误,六成受访者支持「平反六四」。今晚在维园的烛光亮起,这是市民坚持了30年悼念「六四」的时候了。


《我是记者——六四印记》执行编辑张结凤昨天表示,今时今日要笔者用真名并不简单:「大家都愿意用真名发表非常难得。」她说,编委会联络了逾100名新闻工作者,有少部分人不方便用真名,提出可否用笔名撰文,但编委会认为要用真名讲真相、用真实姓名为自己所相信的真相负责,最后有60位新闻工作者愿意用真名撰文。


#前主播苏凌锋情绪崩溃


张结凤表示,30年后的今天,一些作者把当时认为还未到时机讲述的故事、照片,以及来不及发表的採访,重新整理当年所见所闻,再结合个人感受,经过30年的思考,这些内容比当年的新闻报道写得更细緻。 她举例,虽然60位作者是分开撰文,但可透过不同文章以了解同一件事。


1989年6月在无綫电视新闻部任实习记者的区家麟写道:「我看见,儿时仰望的权威电视主播记者们无时无刻奔走剪接间与直播室,目睹北京惨况,有人呆若木鸡,有人泪流满脸,有人破口大骂。」当时的无綫主播苏凌锋则忆述,六四凌晨看到时任《文匯报》社长李子诵的访问后情绪崩溃:「(我)失声痛哭⋯⋯是一生人当中下泪的第一次。身旁的同事都拍着我的肩膊,默默无言,但大家的心意相通。」在亚洲电视新闻部工作,负责李子诵访问的李玉莲忆述:「在处理镇压片段及李子诵访问时,整个剪片室的同事都停了手在看。」


#指杀解放军 杨健兴斥离谱


在八九学运时当了记者两年、时任《星岛晚报》记者梁慧珉表示,六四凌晨,死伤者最多的地点其实是復兴门一带至木樨地,当晚她在木樨地用录音机录下三呎外所有坦克车、装甲车经过时履带发出的声音,以及军队向人群开枪的声音、曳光弹爆开的声音。她写道:「一开始还以为是在放烟花,放完一下之后才发现,我前面全都是军人。」梁慧珉说,真的亲眼看到开枪,看到市民企图烧巴士挡住向纪念碑进发的军队,梁慧珉形容他们是「勇敢付出生命的人」,而非官方口中的「暴徒」。梁说,第二日在协和医院见到几百具尸体:「我揭开尸布看到(死者)颈上有很大的血洞,他握着拳头、张大双眼⋯⋯没有人死过?斩了我个头都不信,因为我真的亲眼见到。」


编委杨健兴说,30年过去,有很多转变,虽然有些人因为任职的机构不方便再提六四,但真正改变对六四看法的人并不多。他说,30年来有很多对六四的扭曲,竟然有人说六四是「屠杀解放军」,非常离谱,希望趁还有机会时,整理真确的歷史。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