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国际组报道】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本周五开始举行,此刻香港的《逃犯条例》修订风波愈演愈烈,势必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遭遇尴尬。美国总统特朗普或在「特习会」中提及修例风波,而德国国会议员亦已请求总理默克尔,在峰会期间就修例向习近平提出关注。至于修订风波继续升温,包括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在内的32名前高官等人再次发出联署信,唿吁政府立即公布撤回条例草案。
G20峰会本周五起一连两天在日本大坂举行,多个国家元首聚首一堂。然而,香港的《逃犯条例》修订风波愈演愈烈,势必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遭遇尴尬,需应对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事实上,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日前已经明确指出,如果特朗普在峰会期间与习近平会晤,香港的修例风波一定会是其中一个讨论议题。除了美国,有德国国会议员已请求总理默克尔,在峰会期间就修例向习近平提出关注,而英国首相文翠珊日前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会面时,已率先向对方提到香港近期的修例风波所引起的示威,强调中国需要尊重《中英联合声明》所列出的尊重香港市民的权利和自由。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国际社会民众同样关注香港的修订《逃犯条例》争议。一群居于瑞士的香港人当地时间前日在中国驻瑞士苏黎世领事馆外集会,要求香港政府撤回修例,并收回暴动定性等。居于澳洲墨尔本的香港人则选择声援民阵,在G20峰会举行前,于当地时间周三举行集会,希望以国际社会向中共施压,迫林郑政府回应香港市民诉求。
至于修例风波本身,在香港亦继续发酵。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前保安局局长黎庆宁、前宪制事务司施祖祥等前高官,以及刘慧卿、李鹏飞、李柱铭等前议员合共32人,昨日第二度发出联署信,向政府提出多项诉求,包括唿吁政府立即公布撤回修订《逃犯条例》草案、收回对6月12日金钟冲突的「暴动」定性等。信中明言:「『暂缓』不是撤回。只是取消恢復二读辩论的通知。『撤回』法案则是取消法案,政府若要重提,便须整个立法过程从头做起,犹如提一条新的法案。」
#前高官第二度发声
李鹏飞指出,香港政府的说法不合逻辑,如果已经公开向市民道歉,即是承认有错,如此又怎能把市民在6月12日的行动定性为「暴动」,故政府应收回「暴动」之说。他强调,「暂缓」与「撤回」分别很大,不可混为一谈,必须撤回草案。施祖祥指出,问题不在于解释不足、宣传不够,而是因为初心是错。他表示,政府建议的修订「把大陆和香港之间的墙也拆了」,令特区全无保障,因此即使解释再好,港人也不会接受,并直言「暂缓不如撤回」。
另外,美国《华盛顿邮报》一篇分析文章指出,特首林郑月娥上任以来「只顾取悦北京」,现在却激起了民愤,北京可能比香港人更加愤怒。该文章引述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院长曾锐生指出,今次事件足以证明林郑「无能力」、「脸上无光」以及是一个「负累」:「共产党不会忘记,也不太会原谅,她作为香港特首的气数已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