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4日
星期四
   | 气 温 : 30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禁医院执法 警队内部强烈反弹倡撤警岗 疑犯求诊保安交医管局负责
发佈日期 : 2019-06-25

公院治疗的病人包括涉嫌刑事案的疑犯及受害人,警务

【本报港闻部报道】港府修订《逃犯条例》引起连串风波,警察与医护长期的良好合作关係亦 备受冲击。因警方知悉多名涉嫌在金钟及湾仔冲突中干犯刑事罪的示威者身处医院范围,遂採取拘捕行动,却引起个别医护抨击,炮轰警方不应在医院执法。据悉,前线警务人员强烈不满有关言论,批评既然医护「嫌弃」负责保护安全的警员驻守在公院,倡议管方撤走警岗,无必要让人员继续受辱。此外,警察目前押解疑犯求诊时,会同时跟随进入诊症室,但既然医护关注私隐问题,警察是否应替疑犯解锁后就离开诊室,把保安工作交由医院保安负责呢?前线警员要求管方向医管局釐清疑犯求诊的程序。


本报翻查资料,现时全港约有16间公立医院设立警岗,调派警员24小时驻守。据悉,在公院设立警岗已是战前时代开始,警岗是所有政府医院的一部份,肩负医院保安及保护医院等工作,是应医务部门要求设立的。据了解,在九七回归后,适值金融风暴,政府紧缩开支,当年,警队曾研究拟取消在警院的警岗,不派员长驻医院,以节省人手,但遭医疗部门强力反对,警队唯有放弃,宁愿节省其他开支,也继续维持派员驻医院做法。据悉,由于医院细菌多,工作较刻版,对于一些争取工作表现的警务人员而言,并非「博升职」的职位。


#战前设警岗 曾拟取消惟遭医院反对


在2002年10月底,威院急症室有十多人因不满当值医生未有立刻为其友人诊治而大肆叫嚣,在场的当值警员喝止时反被辱骂,其后十多名警员赶至增援,局面才受到控制。此事成为当年医护界关注公立和私营医院的急症室的公共秩序问题,认为警方应在医院提供足够保护。其中,时任立法会卫生服务界议员麦国风向当时的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现新民党主席、行政会议成员)提问时,就问及「有否评估现时急症室的警力是否足以维持该等场所的公共秩序和确保医护人员免受骚扰」?


警察与医护长期在医院合作无间,但双方关係近期吃紧,被个别医护暗讽警员是「狗」。有关说法已令前线人员怒不可遏,近日警队内部再情绪升温。针对医护「嫌弃」警察驻守医院的言行,不少前线警务人员提出管方应向医管局提出撤走警岗,不再派人长驻医院受辱,认为医护遇事时可报案求助,届时警员才到场处理。


此外,目前,警察押解疑犯求诊时,会同时跟随进入诊症室,但既然医护关注病人私隐问题,警察是否应替疑犯解锁后,就离开诊室,把保安工作交由医院保安负责呢?前线警员要求管方向医管局釐清疑犯求诊的程序,以免发生争执。


#前线警要求医管局釐清疑犯求诊的程序


《成报》向医院管理局查询,就公院医护人员对警务人员身处急症室存在极大不信任,医管局会否考虑要求警方撤走警岗?此外,警方目前押解犯人到医院求诊时,警务人员在整个求诊过程均会陪同疑犯,在现工作气氛下,
警方是否需要远离急症室范围?如是,医管局有何措施能确保犯人、医护人员及市民的安全?


医管局发言人迴避作答有关医护与警察的合作问题,仅回覆指出,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在救急扶危时,必定以病人福祉为首要考虑,不会受到其他与临床无关的活动影响。医管局明白急症室不时聚集大量公众及不同救援部门人士,已提醒急症室医护人员,在分流及诊症时,确保病人的病歷及与病人的对话不会外洩。同时,亦会提醒其他执法机构,于医院环境须注意尊重病人隐私。发言人称,有关警岗警务人员的工作,需要传媒向警方查询。​


 


表:16间公院设有警岗


1‧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
2‧玛丽医院
3‧律敦治医院
4‧将军澳医院
5‧联合医院
6‧伊利沙伯医院
7‧明爱医院
8‧广华医院
9‧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
10‧北区医院
11‧博爱医院
12‧屯门医院
13‧北大屿山医院
14‧威尔斯亲王医院
15‧玛嘉烈医院
16‧仁济医院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