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聞部報道】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引起連串風波己處於無法收拾的局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七一慶回歸酒會上,曾經揚言施政風格會「變得更開放」,並且願聽取民意,詎料僅是紙上談兵,並且在首仗已碰到一鼻子灰。近日秘密透過校方邀科技大學學生會閉門會面,卻被學生回絕。中大學生會也從校方口中知悉邀請,但未有細節。林鄭這種與青年溝通策略徹底失敗,首先,她不是直接向學生會發出邀請,而是透過校方高層邀約,反映她仍處於高高在上的思維,只與高層聯繫;其次,在幾場示威,青年特別要求公開對話,她卻跑去搞閉門,不是愚蠢,就是別有用心地搞分化,完全掌握不到與年輕人溝通策略,難明青年心就無法準確研判民意。
科大學生會斷言拒絕林鄭月娥,其勇氣嬴得一片掌聲,網絡熱議,批評林鄭有搞分化之嫌。事實上,林鄭反思又反思卻仍未開竅,滿以為願意跟年輕人溝通就可,卻不知當中藝術。如今社會運動沒「大台」,誰也不代表誰,故此誰也不敢貿然跟她閉門見面,恐防被分化,更恐怕發表意見時被其他人士批評,故對這類活動步步為營。此為林鄭溝通之一錯。
#最錯不直接邀約學生 續擺官威
第二錯是她不是直接向學生會發出邀請,而是透過校方高層邀約,反映她仍處於高高在上的思維,只與高層聯繫。學生最憎當權者,林鄭還要找校方邀約,即派出去的學生經過挑選與審查,這跟壓下去沒分別,學生的壓力尤甚,反叛者有機會不獲准出席,出席者卻未必敢真說話。為何林鄭不親自直接致電及發信邀請學生會呢?令人廢解。
第三錯,在幾場示威,青年特別要求公開對話,她卻跑去搞閉門,不是愚蠢,就是別有用心地搞分化,完全掌握不到與年輕人溝通策略,難明青年心就無法準確研判民意。
科大校長史維曾在本月2日發聲明,認為當務之急乃化解緊張局勢,呼籲重啟對話。翌日,科大學生會就接獲邀約對談。科大學生會昨在其Facebook專頁發聲明,指林鄭月娥昨日(3日)曾邀學生會進行閉門會議,惟學生會表明拒絕,並提出三項對話條件,包括對五大訴求有所回應、會面須包含各界別代表,以及公開對話。
#科大學生會拒見 要求公開對話
根據《科大學生會就拒絕閉門會晤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之聲明》,指出林鄭政府於昨午透過本校高層聯絡本會,邀請本會代表出席閉門會議,本會立即拒絕並反提出三項對話條件:
第一,對五大訴求有所回應 由六月九日一百零三萬人上街要求撤回引渡條例修訂案到六月十六日二百萬人上街作出四大訴求,然後市民佔領立法會發出宣言,香港人民之訴求簡潔而清晰,分別為完全撤回修例、收回暴動定義、撤銷反送中抗爭者控罪、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追究警隊濫權責任及立即實踐真雙普選,惟林鄭政府一直拒絕回應,本會希望政府如史維校長所望停止重覆無意義表態。
第二,包含各界別代表 抗爭一個月以來,社會各界均表示反對送中條例,商界、醫護界、法律界、教育界以及舉不勝數之香港持份者。反送中運動沒有大台沒有領袖,本會不敢亦不可能代表所有抗爭者,與林鄭政府之對談必須包含各界代表,政權切勿妄想可以如雨傘革命般脅學界以令天下。
第三,公開對話 對談必須開放予全香港市民參與,讓所有人擁有發言之權利,將政權多番迴避之問題釐清,不容許每人兩條問題之遊戲規則。本會提議用本校賽馬會大堂作為全民對話會場,在陽光及世界目光下,承先烈之遺志為反送中革命揭開新一頁。
中大學生會會長蘇浚鋒則表示,校方高層曾向學生會透露,政府未來希望接觸一些年輕人,但是目前未有收到正式閉門或公開會面的邀請。蘇浚鋒認為,在《逃犯條例》爭議期間,林鄭本來有很多機會接觸年輕人,但如今卻閉門會見,感覺如做騷。至於其他大學則未獲邀請。
行政長官辦公室回覆傳媒查詢時,特首林鄭月娥已表示政府的施政風格需要改變,要變得更開放、更包容,聽取民意的工作要革新等,因此她近日已開始邀請不同背景的年輕人見面,當中包括大學生、一些曾參與近期示威活動的年輕人等。特首辦又指出,會面目的是要深入聆聽、坦誠交流,因此希望會面以小範圍、閉門形式進行,會面安排亦不會發布。特首辦稱已留意到科大學生會作出的公開回應,但希望學生會可再作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