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港聞部報道】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集會浪接浪,「香港媽媽反送中集氣大會」昨晚再次在中環遮打花園集會,直斥政府仍未回應訴求。大會宣讀宣言時說,成年人未必明白或完全同意年輕人的行動,但肯定年輕人不是暴徒,是絕對不會放棄同伴的赤子。社署去信青年或家庭服務等的非政府社福機構,鼓勵加強支援青年及家人的情緒。不過,社會工作者總工會質疑這封信遲了3個星期,更有意圖把政治問題以服務解決。他們認為青年人的負面情緒源於特區政府漠示他們的聲音,政府毫無跡象作出制度上的回應,只會把絕望的年輕人再推向更黑暗的深淵。
主辦單位再次在中環遮打花園集會,是三星期內第二次。大會說有近8,000人參加,警方說,最高峰時有1,300人參加。參加集會人士大部分人身穿黑衣。大會讀出宣言後,多名人士輪流上台發言。有母親與讀大學的女兒一同出席,指出她們每一次反修例遊行都有參與,不滿當權者只懂譴責示威者,未有回應訴求,是「耍把戲」。亦有市民稱,受到年輕人願意付出所感動,又指留意到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說為輕生事件感痛心,但認為他無誠意,因為政府未有正面回應訴求,之前更多次譴責示威者。
集會發起人陳廣慧表示,集會人數比三星期前的6,000人更多,反映社會累積了怨氣,政府仍未回應訴求。包括撤回修訂逃犯條例,及就金鐘衝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這場反政府群眾運動持續3周後,社署前日(4日)才去信49間青年或家庭服務等的非政府社福機構,鼓勵加強支援青年及家人的情緒,更指出因應目前社會處於艱難時刻,社署下年度審視機構在津貼及服務協議下的服務量標準時,會一併考慮目前的特別情況帶來的影響。香港小童群益會發言人指出,對於社署行動表示歡迎,機構的外展社工、中心社工及網上外展社工,均一直有觀察年輕人狀況。
#社工批政府不回應青年人訴求
不過,社工總工會昨日稱災難性的社區創傷早已出現,他們暫只能視社署的彈性安排是一個公關手段,沒有全新的服務安排及具體的資源增撥,更沒有觸及青少年根本的負面情緒來源—政府管治團隊的治港方針。社總又批評政府今天打算轉移視線,表示前線員工可以與機構攜手同行,應付現時巨大的服務需求;實際上拒絕回應青年人的核心訴求,令青年人感到絕望,卻將責任轉移至本身有恆常工作的同工身上,漠視同工的工作量早已爆煲。
他們期望社署這封信,不是將制度問題看成為個別青少年的情緒問題,更不是政府的維穩措施。「社署真正要做的,也許是告訴政府高層,青年人的負面情緒源於特區政府漠示他們的聲音,所以解決社會問題的核心,還得政府真正面對數以百萬市民在近月多次社會行動中所表達的五大訴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