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港闻部报道】反对修订《逃犯条例》的集会浪接浪,「香港妈妈反送中集气大会」昨晚再次在中环遮打花园集会,直斥政府仍未回应诉求。大会宣读宣言时说,成年人未必明白或完全同意年轻人的行动,但肯定年轻人不是暴徒,是绝对不会放弃同伴的赤子。社署去信青年或家庭服务等的非政府社福机构,鼓励加强支援青年及家人的情绪。不过,社会工作者总工会质疑这封信迟了3个星期,更有意图把政治问题以服务解决。他们认为青年人的负面情绪源于特区政府漠示他们的声音,政府毫无迹象作出制度上的回应,只会把绝望的年轻人再推向更黑暗的深渊。
主办单位再次在中环遮打花园集会,是三星期内第二次。大会说有近8,000人参加,警方说,最高峰时有1,300人参加。参加集会人士大部分人身穿黑衣。大会读出宣言后,多名人士轮流上台发言。有母亲与读大学的女儿一同出席,指出她们每一次反修例游行都有参与,不满当权者只懂谴责示威者,未有回应诉求,是「耍把戏」。亦有市民称,受到年轻人愿意付出所感动,又指留意到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说为轻生事件感痛心,但认为他无诚意,因为政府未有正面回应诉求,之前更多次谴责示威者。
集会发起人陈广慧表示,集会人数比三星期前的6,000人更多,反映社会累积了怨气,政府仍未回应诉求。包括撤回修订逃犯条例,及就金钟冲突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
这场反政府群众运动持续3周后,社署前日(4日)才去信49间青年或家庭服务等的非政府社福机构,鼓励加强支援青年及家人的情绪,更指出因应目前社会处于艰难时刻,社署下年度审视机构在津贴及服务协议下的服务量标准时,会一併考虑目前的特别情况带来的影响。香港小童群益会发言人指出,对于社署行动表示欢迎,机构的外展社工、中心社工及网上外展社工,均一直有观察年轻人状况。
#社工批政府不回应青年人诉求
不过,社工总工会昨日称灾难性的社区创伤早已出现,他们暂只能视社署的弹性安排是一个公关手段,没有全新的服务安排及具体的资源增拨,更没有触及青少年根本的负面情绪来源—政府管治团队的治港方针。社总又批评政府今天打算转移视线,表示前线员工可以与机构携手同行,应付现时巨大的服务需求;实际上拒绝回应青年人的核心诉求,令青年人感到绝望,却将责任转移至本身有恆常工作的同工身上,漠视同工的工作量早已爆煲。
他们期望社署这封信,不是将制度问题看成为个别青少年的情绪问题,更不是政府的维稳措施。「社署真正要做的,也许是告诉政府高层,青年人的负面情绪源于特区政府漠示他们的声音,所以解决社会问题的核心,还得政府真正面对数以百万市民在近月多次社会行动中所表达的五大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