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國際組報道】在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陰霾下,中國電訊設備供應商華為勢難獲美國解禁。美國白宮發出臨時規定,禁止聯邦政府以及承包商,向包括華為在內的五間中國電訊企業採購產品。美國此舉等同已收回總統特朗普在大阪「特習會」後,允許美國公司向華為繼續銷售各種產品的說法。
美國白宮是在當地時間周三頒布相關的臨時規定,禁止聯邦機構及承包商向華為、中興通訊、海康威視、大華科技、海能達採購電訊設備。臨時規定將於本月13日生效,承包商可向聯邦機購申請豁免,至明年8月會全面生效。政府在落實最終版規定前,有60日諮詢公眾意見。今次臨時規定是去年通過的《國防授權法》的一部分,當中提到基於國家安全考慮,限制動用聯邦資金,向「偽冒」的電訊商採購電訊及監控產品。
#中興通訊同列名單
美國多次指控華為進行商業間諜及盜取知識產權,並將華為及旗下多間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限制美國公司向它們出售技術等。事實上,由去年12月開始,加拿大應美國的要求,在溫哥華拘捕了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孟晚舟的引渡聆訊定於明年1月開始,預計同年11月前才結束。直至今年6月,特朗普在日本大阪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後在記者會上指出,美國企業可以繼續向華為出售零部件,並將討論是否將華為剔出「實體清單」。
如今,白宮再發出臨時規定,意味美國已收回特朗普在大阪「特習會」後,允許美國公司向華為繼續銷售各種產品的說法,不僅將華為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白宮還首次通過國會法案將華為列入「黑名單」。
華為一直否認美國的指控,並稱會繼續於美國聯邦法院挑戰禁令的憲法基礎。在名單之中的海康威視表示,一直遵守相關國家的法規。
#華涉盜取知識產權
中美最新一輪貿易談判上周結束,未能達成協議。特朗普之後宣布由下月起向餘下3,000億美元的中國貨,徵收10%關稅。中國之後採取反制措施,停止進口美國農產品,並可能向美國農產品徵稅。美國周二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美國多次指控中國涉及強逼技術轉移、盜取知識產權等,中國一直否認。
中國外交部傍晚以發言人華春瑩「答記者問」形式回應事件稱,中方將堅定支援相關中國企業「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也將繼續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