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修訂《逃犯條例》風波持續,示威者抗爭手段續升級,警方首次檢獲涉及壓縮氣體燃料爆炸品。一輛密斗貨車前晚於荔枝角道天橋卸貨,警務人員發現10個以錫紙保溫袋包裹的罐裝壓縮氣體燃料爆炸品。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說,如果爆炸,必定危及附近途人性命。據了解,有關爆炸品內藏棉花或海綿,再放入罐裝壓縮氣體燃料,只要把棉花或海綿滲有酒精,點火待袋內氣溫上升,即可引爆。
據悉,在警方檢獲的10個壓縮氣體燃料爆炸品,均由錫紙保溫袋包裹,袋內放有棉花或海綿,之後再在這些物料之上放入一罐壓縮氣體燃料。當袋內的棉花或海綿滲入酒精等易燃液體之後,再點火,待袋內氣溫夠高時,便把整個錫紙保溫袋掉向攻擊目標,隨即引發「機械性爆炸」,足以令目擊目標遇襲。
#如遇爆炸必定危及途人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媒體聯絡及傳訊)江永祥、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高級警司李桂華、港島總區高級警司(行動)吳樂俊、行動部高級警司汪威遜,以及消防處副消防總長(新界北)郭柏超昨日出席記者會。在記者會上,焦點落在前晚、即萬聖節發生的連場反修例衝突。
謝振中在記者會上指出,前晚11時30分左右,一輛密斗車於荔枝角道天橋卸下一堆物品,警務人員上前調查,發現10個用錫紙保溫袋包裹的壓縮氣體燃料爆炸品,當中的壓縮氣體,類似市民打邊爐時常用的樽裝燃料,是警方首次檢獲涉及壓縮氣燃料爆炸品。他指出,雖然當時並無被引爆,但一旦爆炸,必定危及附近途人生命。
#暈倒市民再遭電槍攻擊
除此之外,謝振中指出,有示威者打著慶祝萬聖節的旗號,前晚先堵路後放火,毆打無辜市民。警方於蘭桂坊實施人流管制,於德己立街、士丹利街及皇后大道中一帶,有人向警方掟雜物及叫囂,再到中環不同地方聚集,警方終施放催淚煙驅散。他指出,在旺角前晚7時開始有示威者佔路、破壞交通燈、港鐵站及縱火,警方多次於不同地點施放催淚煙驅散,午夜過後發生多宗途人被襲事件,包括一名男子被多名黑衣人圍毆,以長遮插及拳打腳踢,並以懷疑電槍攻擊。他說,該名途人被長傘狂插後,失去知覺,但仍被人以電槍攻擊,有關行為難以用言語形容。
事發於昨日凌晨,一名白衣漢在彌敦道與亞皆老街交界,懷疑與在場人士爭執後遭人「私了」襲擊,白衣漢頭破血流及倒地,牙齒脫落,有人疑用電槍襲擊白衣漢的手,他之後由救護車送院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