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5日
星期五
   | 气 温 : 25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中联办王志民调职 换人不换路綫 难纾民怨 死路一条
发佈日期 : 2020-01-05

中联办在反修例风波研判失误。
王志民
中联办在反修例风波研判失误。
王志民

【本报记者报道】香港爆发史无前例持续七个多月、遍及社会各阶层的示威,始作佣者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推行修订《逃犯条例》引起,冷待逾百万民意,坚拒撤回;而香港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则助攻,指点左派阵营全面推动「群众斗群众」,互相残害,导致全社会陷入分裂。综合消息人士向本报透露,国务院昨天宣布中联办主任王志民调职,不代表是中央向他问责,只是把他调离「火网」,亦不代表其仕途「寿终正寝」;至于委任零港澳经验、经济出身的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骆惠宁接任,可见中央对香港管治路线仍是以强硬为主,但涉及民生的政策可宽松,以渗透方式让港人接受,简言而之是「政治向左,民生向右」。


据中共官媒昨晚公布,香港中联办主任王志民正式被国务院免去职务,由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骆惠宁接任。王志民现年62岁,未达退休年龄,公告未有交代他去向,故此其仕途是否受反修例影响暂且不得而知。



#中央治港政策 料政治向左 民生向右


按照中共习惯,从来不会认错,所以过去曾在香港犯错的时任中联办主任张晓明,以及同样在香港弄致天怒人怨的时任特首梁振英,甚至远至首届香港特首董建华,三人纵使政绩备受抨击,但看在中央眼中,仍被提拔或升职,与港人一贯的问责价值观相违。因此,王志民的调职,表面看似是问责,但中共压根儿仍会公开力撑他的政绩。然而,中央不调整管治香港的路线,依旧不得民心,社会动盪,死路一条,不满政权的声音仍然高昂。


路透社早于去年11月曾报道称中央政府在深圳设立危机中心处理香港危机,并考虑撤换王志民,显示出对中联办处理香港危机工作的不满。但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发言人随后表示报道不实,甚至向《路透社》提出严正交涉,现看来成笑话一场。


#无港官问责 陈淑庄:王志民难代找数


王志民被免去中联办主任职务,民主派会议召集人陈淑庄表示,相信对方是要为误判反修例民情,以及建制派在区议会选举大败负责。她说:「连中央都要有人头落地的时候,为何过去七个月的『反送中』运动当中,为何我们还未见有任何香港官员要负责?我亦看不到王志民的离开,是可以帮香港特区政府『找数』的。」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北京是观乎港人超过半年抗争及国际形势,包括美国通过及会否执行《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而作出人事调动的决定,纵使再有港澳系统官员调任,都要作观察,他暂时看不到中央会作根本改变,或对港政策由强硬变为怀柔。他说,王志民只是执行北京政策,被免去职务并不能消除港人民愤,他认为,最能消除民愤的是特首林郑月娥下台,不过要取决于北京如何在管治需要及纾解民怨间作平衡,不排除会有香港官员未来遭免职。


#骆惠宁料仅是「过客」 难驾驭复杂政局


歷任中联办主任在正式上任前,均具备香港工作的经验,但骆惠宁此次卸任省委书记后调任中联办主任,在香港回归以来属于首次,而且临近退休年龄才被派往仍处于反修例运动乱局中的香港,政治形势多变,港人普遍对于骆惠宁接任不看好,相信他或者只是过度期先「卡位」,缓和一下局势。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亦发表声明,欢迎骆惠宁出任中联办主任,相信骆惠宁会带领中联办,与特区政府共同贯彻落实《基本法》及「一国两制」,确保香港繁荣稳定,并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内地与香港关係进一步正面发展。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