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4日
星期四
   | 气 温 : 30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过去一年大批年轻人被捕 戴启思:律政司不一定要检控
发佈日期 : 2020-01-14


【本报记者报道】大律师公会主席戴启思昨日在2020年法律年度开启典礼致辞时表示,过去一年非比寻常,警方拘捕数千人,大多数是年轻人。他说,很多被捕者不牵涉暴力或严重破坏,当中部分人面对漫长刑期的严重控罪,但大致上他们拥有良好品格,并代表着香港大部分人。他指出,律政司在刑事检控方面不受任何干涉,但《检控守则》提到,作出检控的决定不单取决于警方是否有足够证据,认为公众利益至为重要,即使证据充分,个别人士或某种案件,不一定需要交由法庭定夺。

戴启思表示,警方拘捕的数千名市民,来自各行各业,有些只是学童,更多的是大学生,当中亦包括很多普通上班族或者离开职场良久的退休人士。他说,这些人被指控干犯公众秩序罪行,但往往不牵涉暴力或严重破坏,当中好一部分人正面对着会招致漫长刑期的严重控罪,「大致上,他们都有着良好品格,代表着香港社会一大部分人」。

他指出,自己无权置喙律政司以甚么控罪而检控谁人的决定,但根据律政司的《检控守则》,作出检控的决定并不单单取决于警方是否有足够的证据交给法庭及令被告入罪,作出决定时,公众利益至为重要,即使证据充分,个别人士或者某些种类的案件亦不一定需要交由法庭定夺。他说:「若证据足以令人入罪,但律政司最后决定不作出检控的话,这对某些人来说看上来或许有点古怪,甚至不符合他们心中对法治的定义──即所有看来有犯法者必须被检控。恕我直言,这个理解并不正确。」

他说,检控人员不拘泥于控罪书而同时考虑其他因素,正正是法治的一部分,又提到2006年上诉庭曾指出,作出检控前对案件作通盘考虑是「法治的关键」。

至于律师会会长彭韵僖致辞时表示,司法机构一直维持独立性及完整性,法官只会依法断案,而非根据任何外在因素或颜色标籤,并形容本港司法机构在政治上是「色盲」的。她说,「即使违法仍可维护法治」是明显谬误,「公民抗命」绝非纵火、破坏他人财物或伤人的许可证,又表示守法、护法是核心价值,否则便要诉诸中世纪的解决纷争方法,以决斗作审判。

彭韵僖不认同纵火或伤人者愿意及最终付出牢狱代价,法治便不会受损,认为在文明社会,即使与他人的政见南辕北辙,亦不能以暴力令他人噤声。她认为,不应迫害持不同政见的人,亦切忌掉入「为了争取自己的自由而损害他人的自由」的矛盾之中。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