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9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8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星洲官員擊敗中國候選人任WIPO總幹事
發佈日期 : 2020-03-06


【本報記者報道】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總幹事選舉,因成為美國與中國的外交角力場地,而變得受全球矚目。獲美國支持的新加坡知識產權局局長鄧鴻森當選,擊敗了來自中國的現任副總幹事王彬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聲明中形容,鄧鴻森是「保護知識產權的擁護者」,期待他擔任總幹事期間,能推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核心使命,即保護知識產權作為推動創新、投資和經濟機會的方法。

來自澳洲的弗朗西斯‧加里(Francis Gurry)擔任了WIPO總幹事12年,他較早前決定不再續任,於是WIPO展開了總幹事選舉程序。今次總幹事選舉,由六名候選人角逐,除了由美國支持的鄧鴻森,以及獲中國支持的王彬穎之外,還有來自哥倫比亞、加納、哈薩克和秘魯的候選人。鄧鴻森在最後一輪選舉中獲55票,擊敗只有28票的王彬穎。按照程序,WIPO會在5月舉行大會,並須由成員國表決確認鄧鴻森當選;自WIPO於1967年成立以來,從未拒絕過任何提名。鄧鴻森上任之後,任期長六年。

#美對結果非常滿意

對於鄧鴻森勝選,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聲明稱:「鄧先生是保護知識產權的擁護者,是透明度和制度完整性的積極倡導者,是一位能夠通過就困難問題達成共識來團結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員國的領導人。我們期待在他擔任總幹事期間與他緊密合作,推進知識產權組織的核心使命,即保護知識產權作為推動創新、投資和經濟機會的手段。」美國駐日內瓦聯合國大使布倫博格說:「我們對選舉結果感到非常滿意,投票結果清楚地表明,保護知識產權和產權組織在國際社會中完全獨立的重要。」

鄧鴻森生於1972年,在新加坡修讀法律,2001年成為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的法律顧問。他在2012年加入新加坡知識產權局,成為副局長,負責改革新加坡的知識產權法例。至於落選的王彬穎在1952年出生,在湖南長沙中南大學畢業,之後到美國修讀法律。她在80年代開始接觸知識產權領域。她於1992年加入WIPO任高級主任,到2009年開始出任該組織的副總幹事至今。

#具備修讀法律背景

今次WIPO總幹事選舉備受關注,是因為成了美國與中國的外交角力場地。美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在選舉前夕於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中國正試圖控制聯合國15個專門機構,而美國相信讓中國控制WIPO將是可怕錯誤。納瓦羅在文中舉例,中方官員出任聯合國轄下專業機構組織一把手後,推動北京各種任務,如國際民航組織(ICAO)秘書長由中國的柳芳出掌,2016年禁台灣參加ICAO大會,近期又封鎖發聲支持台灣參與ICAO的Twitter賬戶。國際電訊聯盟(ITU)秘書長趙厚麟任內,亦有中國公司協助組織制訂新的臉部識別和監控標準,而當美國指控華為時,趙厚麟便為中國辯護。

翻查資料,中國目前已控制了四個聯合國專門機構,包括糧食及農業組織(FAO)、ITU、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及ICAO,是唯一控制聯合國兩個以上組織的國家。聯合國明年有五個專門機構進行改選,包括國際勞工組織(ILO)、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FAD)、世界旅遊組織(UNWT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以及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