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幹事选举,因成为美国与中国的外交角力场地,而变得受全球瞩目。获美国支持的新加坡知识产权局局长邓鸿森当选,击败了来自中国的现任副总幹事王彬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声明中形容,邓鸿森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拥护者」,期待他担任总幹事期间,能推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核心使命,即保护知识产权作为推动创新、投资和经济机会的方法。
来自澳洲的弗朗西斯‧加里(Francis Gurry)担任了WIPO总幹事12年,他较早前决定不再续任,于是WIPO展开了总幹事选举程序。今次总幹事选举,由六名候选人角逐,除了由美国支持的邓鸿森,以及获中国支持的王彬颖之外,还有来自哥伦比亚、加纳、哈萨克和秘鲁的候选人。邓鸿森在最后一轮选举中获55票,击败只有28票的王彬颖。按照程序,WIPO会在5月举行大会,并须由成员国表决确认邓鸿森当选;自WIPO于1967年成立以来,从未拒绝过任何提名。邓鸿森上任之后,任期长六年。
#美对结果非常满意
对于邓鸿森胜选,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声明称:「邓先生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拥护者,是透明度和制度完整性的积极倡导者,是一位能够通过就困难问题达成共识来团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的领导人。我们期待在他担任总幹事期间与他紧密合作,推进知识产权组织的核心使命,即保护知识产权作为推动创新、投资和经济机会的手段。」美国驻日内瓦联合国大使布伦博格说:「我们对选举结果感到非常满意,投票结果清楚地表明,保护知识产权和产权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完全独立的重要。」
邓鸿森生于1972年,在新加坡修读法律,2001年成为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的法律顾问。他在2012年加入新加坡知识产权局,成为副局长,负责改革新加坡的知识产权法例。至于落选的王彬颖在1952年出生,在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毕业,之后到美国修读法律。她在80年代开始接触知识产权领域。她于1992年加入WIPO任高级主任,到2009年开始出任该组织的副总幹事至今。
#具备修读法律背景
今次WIPO总幹事选举备受关注,是因为成了美国与中国的外交角力场地。美国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在选举前夕于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中国正试图控制联合国15个专门机构,而美国相信让中国控制WIPO将是可怕错误。纳瓦罗在文中举例,中方官员出任联合国辖下专业机构组织一把手后,推动北京各种任务,如国际民航组织(ICAO)秘书长由中国的柳芳出掌,2016年禁台湾参加ICAO大会,近期又封锁发声支持台湾参与ICAO的Twitter账户。国际电讯联盟(ITU)秘书长赵厚麟任内,亦有中国公司协助组织制订新的脸部识别和监控标准,而当美国指控华为时,赵厚麟便为中国辩护。
翻查资料,中国目前已控制了四个联合国专门机构,包括粮食及农业组织(FAO)、ITU、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及ICAO,是唯一控制联合国两个以上组织的国家。联合国明年有五个专门机构进行改选,包括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世界旅游组织(UNWT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以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