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美股大跌触发「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停止交易15分钟,该机制主要是参考标准普尔指数。当标普跌7%,三大指数便会停止交易。是次跌停板是自1997年金融风暴以来,再次触发熔断;在2016年6月23日英国脱欧公投后,因脱欧而成局导致6月24日道指期货触发熔断。
美国推出熔断机制,目的是避免出现自由落体(Free fall)的跌势,主因是1987年10月19日曾出现「黑色星期一」,当时道指暴跌508点,跌幅高达22.6%,其后美国于1988年2月推出熔断机制。现时美股熔断机制以标准普尔500指数为基准,并分为3个阶段。首阶段是当标普500指数为例,若指数较上一个交易日跌幅达7%,随即触发熔断机制首阶段,暂停交易15分钟。
第一阶段︰跌幅逾7%
以上周五(6日)标指收市2,972.37点为基准,若指数较前一个交易日跌幅达7%,即周一(9日)日内挫208点,挫至2,764.3点,即启动熔断机制的第一道关卡,全股市暂停交易15分钟。值得注意的是,若是跌到这个水平的时间在美国东岸时间下午3时25分或之后,交易并不会暂停。
第二阶段︰跌幅13%
若跌幅进一步扩至13%,同样按周一标准,即跌至2585.96点,则会触发第二阶段的熔断,股市再度暂停交易15分钟。同样,若是跌到这个水平的时间在美国东岸时间下午3时25分或之后,交易并不会暂停。
第三阶段︰跌幅20%
美股交易段,标指跌幅达20%,就会触及第三阶段熔断机制,暂停交易直到收市。换言之,若周一标普指数暴跌594点,到2,377.9点,就会触发全日停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