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英國的確診個案破千宗,但英政府採取的防疫措施保守,而英國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Patrick Vallance)上周五透露,英政府有意制訂「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策略,即放任地讓英國最少六成人口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從而產生抗體而獲免疫力,長遠保護整個社區,關措施引起各界學者非議。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天評論該策略時表示,此策略較常用於疫症死亡率非常低時,但今次疫症死亡率處於1至3%,若放任中招,將導致大量長者或長期病患者染病後須入院,有機會令公立醫療系統癱瘓,完全不適合本港使用。
英國當地至今有1,100人確診,增至21宗死亡,全部是60歲以上和有長期病患。英國傳媒引述皇室消息表示,如果國內疫情進一步惡化,會將94歲的伊利沙伯和98歲的菲臘親王,安排到距離倫敦200公里的桑德林漢姆宮躲避,以減低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風險。
#21死全是長者 英女王轉溫莎堡避疫
英國衛生及社會關懷大臣夏國賢表示,年過70歲的英國公民,未來數星期將會接獲通知,將需要延長在家時間,以減低感染風險,但暫不會強制執行。
英控疫措施被視軟弱無力,而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指有意制訂「群體免疫」策略更廣受非議。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新興傳染病學教授希伯德(Martin Hibberd)表示,確實擔心製定這樣的計劃,即假設如此大的人口將被感染,並有望康復和免疫,但不是最好的選擇。
#死亡率高 港拒群體免疫 癱瘓醫院
袁國勇昨天接受傳媒查詢時表示,注意到部分西方國家採用傳統的「群體免疫」策略控制疫症,在2個月內令2至3成人口產生免疫力,疫症自然就會減慢下來,也不需要採用「封關」阻止其他旅客進入境內。若使用有關策略,將造成大量長者或長期病患者染病後須入院,有機會令醫療系統癱瘓。除了患者沒有得到適切的治療外,會會令醫生、護士感染,甚至會導致醫護人員的死亡,這樣會引起很大恐慌。他強調,本港人口稠密,疫症的爆炸性更強,絕不會採用。
另外,一名倫敦香港留學生向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求助,指上周二開始咳嗽、發低燒,同住的室友及老師等人出現類似病徵,曾致電私家診所求助,但被拒絕求診,即使致電當地專線求助也未獲回覆,十分無助。另一個案是男事主在曼徹斯特發高燒和咳,疑受感染,曾赴醫院求醫,但醫生未有為其配藥和檢測,只叫他自我隔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