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5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5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林鄭後知後覺 疫情漸過派口罩
發佈日期 : 2020-05-04


【本報記者報道】武漢肺炎疫情初期本港現口罩荒,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月宣布用八億研發可重用口罩。抗疫逾百日,本港疫情稍為紓緩,而全民派口罩終露曙光。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透露,政府將會全民派發可重用口罩。袁國勇在一個電視節目上指出,創新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蔡淑嫻早前向他表示,政府將全民派口罩,該款口罩可清洗 60次以及可更換裡面的過濾層。

有生產重用口罩的自由黨立法會議員鍾國斌估計,政府或從內地採購這些口罩,政府並無就採購可重用口罩接觸他。他說,目前仍未知道政府所派發的口罩的生產地及物料等,難以估計成本。他說,政府要派發多個口罩,生產需時,認為香港的生產基地未必可以應付,相信政府有機會從內地採購重用口罩。鍾國斌亦關注,政府派發重用口罩時,會否同時向市民派發濾芯,又說若果政府只向市民派發濾芯一次,市民其後要自己排隊採購濾芯,就會失去措施目的。

#可重洗60次口罩 生產地成疑

袁國勇指,香港目前做得最好的措施,就是是全民戴口罩,早前發生的本地群組感染都是無口罩環境下發生,例如食肆、酒吧及健身中心等,認為佩戴口罩很重要。袁國勇又指,瑪麗醫院實驗證明,今次病毒主要不是靠空氣傳染,而是靠口中所噴出的飛沫傳染其他人。而上班時有97%人戴口罩,所有防疫措施可以放寬,唯獨戴口罩就不可以。

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表示,相比鄰近地區,香港政府較遲向市民派發口罩,是「後知後覺」。他提到基層市民對口罩需求較大,亦難以負擔市面售賣的口罩,希望政府派發重用口罩時,可以先派發給基層在職人士、有病患的人士等。吳衛東建議政府可以參考台灣當局,運用連鎖便利店的登記系統派口罩,相信派發效率會更高。吳衛東說,無家者在清洗重用口罩或有困難,希望政府可以為本港約2千名無家者提供一次性口罩。

#何栢良憂呎寸不一 易浪費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如果政府有計劃派發可重用口罩,需要考慮該款設計,是否適合所有人,否則可造成浪費。他指出即棄的外科口罩,都有不同呎吋,關注可重用口罩是否只有一個呎吋。何栢良認為,如果市民去診所及醫院,或有呼吸道病徵,應使用即棄外科口罩;至於一般上班上學,可考慮使用可清洗、有過濾層的重用口罩。他提醒市民使用布口罩,亦需每天清洗,先用1:99漂白水浸半小時,再用番梘手洗布口罩。

現時藥房口罩供應充足,很多口罩放於當眼處,價格亦較短缺時回落一半。商會稱搶購潮已過,目前來貨穩定。有網民調侃政府開發系統效率,指「實名開系統都3個月啦 仲要登記我要向邊度拎 搞搞下2021見啦」,又戲稱「留比個孫拎」,又有網民指「應該趕到係疫情完結前送第一輪口罩」。有網民質疑,為何不一次過派發1萬元。創科局表示,行政長官二月公布,會利用「防疫抗疫基金」資助研發及生產可重用的口罩,目標是令每一位市民都有一個可以耐用、可以重用的口罩。創新及科技局的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詳情會盡快公布。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