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本港昨日無新增新型肺炎確診個案,是連續14天沒有本地個案,確診個案宗數維持在1,040宗。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毋須等待28日沒有新增個案才放寬防疫限制措施,政府可以重新檢視「限聚令」及逐步放寬其他措施,但現時不應該放寬邊境的措施。消息指出,原定於5月7日屆滿的食肆的「限客令」以及外出「限聚令」,擬放寬4人入座及4人聚集的人數上限。
袁國勇形容,香港暫時打贏「第一場戰爭」,處於休戰狀態。袁認為,本港現時每日測試數量仍不足,應趁此喘息機會,大幅增加測試數量至每日7,000至10,000份、準備好公立醫院的隔離病房,一旦病毒冬天再來時,都有足夠經驗及資源應付。因為世界各地疫情仍未受控,本港最重要目標仍然是繼續把輸入個案減至最低,所以邊境管制措施必定要留到最後,只有跨境學童、經濟活動人士才可豁免,避免學界及商界受太大影響,但其他市民仍應避免外遊。
#堅持勿放寬邊境措施
不過,袁國勇亦提醒市民需有心理準備,放寬防疫限制措施後或會出現零星的本地個案,屆時又有機會收緊措施。他指出,武漢肺炎病毒已不可能「隨住時間而離開我哋」,所以舊有的控疫原則已不能再「死跟」,相信未來1至2年,控疫政策會「時鬆時緊」,成為新的常態。
食肆規管周四(7日)屆滿,有食肆負責人期望政府放寬座位人數和距離限制。酒樓負責人指出,往年母親節前一個星期已有人預祝,座無虛席,今年至今仍無人訂枱,期望政府能放寬至最多8人同桌。酒樓亦推出4人優惠套餐,減價約20%只需600多元。以往母親節酒樓都會推出不同套餐吸引客人,今年因應疫情,即使推出四人餐都無人問津。除了每枱的人數限制,舖位面積較小的食肆更期望,可以放寬1.5米的距離限制。有米線店負責人表示以往最多可以招待20多人,如今午市都是做外賣為主,負責人又指若限制持續,會令生意雪上加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