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政府资讯科技总监林伟乔表示,市民登记资料时要提供地址、身分证号码、出生日期及电话号码,系统会在政府资料库核对资料,两、三日后以短讯通知主要登记人,两星期内透过香港邮政上门派口罩,系统不接受重覆登记,每名市民只会获发一个口罩。林伟乔提到,系统在政府的私有云端运作,稳妥安全,同时能让几十万至100万人排队,有序进入系统登记,避免短时间内太多市民进入系统,导致系统超负荷。
登记索取口罩需要输入个人资料,政府称未能在网上登记的市民,可在网上登记期完结后,到邮局出示身分证领取口罩。有网民提醒「只要和选民登记册相配对,就可以掌握到未登记的选民。以后,做甚么,大家明白的」,又担心「上网登记洩漏私隐,不知又会不会突然遗失市民资料」,唿吁「大家不急用口罩,等一个月后直接去邮局拿取!」
#网民倡可兼派万元
台湾早于2月初已实施口罩实名购买制度,市民可持健保卡到便利店购买低价口罩。至于政府有无考虑参考其他地方做法,安排市民在便利店领取口罩,创新及科技局常任秘书长蔡淑娴提到,派口罩前要先在政府系统检查登记市民的身分,亦要由香港邮政确认相关地址才会派发,在便利店核对私人资料并不适合。
不少网民批评政府派口罩错过时机,留言指「如火如荼时说不用配戴,现在都起码有两个月口罩存量在手,就说开始派!」,又有网民认为派口罩与派发一万元可以同时进行,建议「其实登记派口罩,同时登记派一万元係最佳方案!根本受惠者同是全香港人,还可节省十亿行政费,加快两个月到手」。
#邮政人员需要加班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表示,据专家意见疫情会持续一段时间,政府计划继续向市民供应滤芯。他提到,政府派发的可重用口罩,在清洗时只需用枧及水浸泡和沖洗,待口罩晾干后就可以使用,不需要用消毒剂或漂白剂清洗。
薛永恒表示,政府预计平均一包口罩涉及三名市民,估计总共有200万个包裹要处理,相信邮政人员有能力处理。创新及科技局常任秘书长蔡淑娴表示,邮政人员已有准备加班的安排,估计平均一日要处理约15万个口罩包裹,平均每星期处理100万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