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表示,市民登記資料時要提供地址、身分證號碼、出生日期及電話號碼,系統會在政府資料庫核對資料,兩、三日後以短訊通知主要登記人,兩星期內透過香港郵政上門派口罩,系統不接受重覆登記,每名市民只會獲發一個口罩。林偉喬提到,系統在政府的私有雲端運作,穩妥安全,同時能讓幾十萬至100萬人排隊,有序進入系統登記,避免短時間內太多市民進入系統,導致系統超負荷。
登記索取口罩需要輸入個人資料,政府稱未能在網上登記的市民,可在網上登記期完結後,到郵局出示身分證領取口罩。有網民提醒「只要和選民登記册相配對,就可以掌握到未登記的選民。以後,做甚麼,大家明白的」,又擔心「上網登記洩漏私隱,不知又會不會突然遺失市民資料」,呼籲「大家不急用口罩,等一個月後直接去郵局拿取!」
#網民倡可兼派萬元
台灣早於2月初已實施口罩實名購買制度,市民可持健保卡到便利店購買低價口罩。至於政府有無考慮參考其他地方做法,安排市民在便利店領取口罩,創新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蔡淑嫻提到,派口罩前要先在政府系統檢查登記市民的身分,亦要由香港郵政確認相關地址才會派發,在便利店核對私人資料並不適合。
不少網民批評政府派口罩錯過時機,留言指「如火如荼時說不用配戴,現在都起碼有兩個月口罩存量在手,就說開始派!」,又有網民認為派口罩與派發一萬元可以同時進行,建議「其實登記派口罩,同時登記派一萬元係最佳方案!根本受惠者同是全香港人,還可節省十億行政費,加快兩個月到手」。
#郵政人員需要加班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表示,據專家意見疫情會持續一段時間,政府計劃繼續向市民供應濾芯。他提到,政府派發的可重用口罩,在清洗時只需用梘及水浸泡和沖洗,待口罩晾乾後就可以使用,不需要用消毒劑或漂白劑清洗。
薛永恒表示,政府預計平均一包口罩涉及三名市民,估計總共有200萬個包裹要處理,相信郵政人員有能力處理。創新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蔡淑嫻表示,郵政人員已有準備加班的安排,估計平均一日要處理約15萬個口罩包裹,平均每星期處理100萬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