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4日
星期四
   | 气 温 : 31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通识科旨在扩阔学生视野
发佈日期 : 2020-05-12


【本报记者报道】通识科全称通识教育科,当年的特首董建华、教育统筹局常任秘书长罗范椒芬被外界视为大力推动通识科的官员,而通识科在2009年成为了香港新高中的必修科。翻查资料,通识科属跨学科的学习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探究各类议题扩阔知识基础和视野,从而联繫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


政府曾经表示,在规划新学制高中课程时,通识科被定为核心科目,是因为这科能够在新高中课程担当一个独特的角色。它帮助学生连繫不同学科的概念和知识、从多角度来看事物,以及研究未能被某单一学科所涵盖的议题,例如个人成长和中国文化,改善以前高中课程偏重学科的情况,为高中学生提供的跨学科学习机会。通识科成为核心科目是经过广泛讨论并得到公众支持后才落实推行的。


为加深对个人、社会、国家、大自然及人类世界的多方面理解,通识科将学习内容归纳为六个单元,包括个人成长与人际关係、今日香港、现代中国、全球化、公共衞生,以及能源科技与环境。


事实上,董建华于去年曾经承认,推动通识科失败,导致年轻人出现了问题。不过,罗范椒芬之后曾公开澄清,当年课程发展议会审慎讨论课程单元,本地学者2015年亦曾就通识教育问题深入访谈。她当时指出,自己尊重董建华,但亦要尊重事实,由于每一次社会出现重大事件都归咎是通识科的错误,2015年本地学者赵永佳便曾就通识科做深入访谈,见过几千名学生,指出很多东西并非「一对一的因果关係」。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