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5月 09日
星期五
   | 气 温 : 27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调查报告遭批武断 沙中綫红磡站安全成疑
发佈日期 : 2020-05-13


【本报记者报道】沙中綫红磡站工程在2018年5月被揭发连串管理监督问题,包括有月台层板钢筋遭剪短,闹出轩然大波。时隔两年,政府成立的独立调查委员会完成工作,政府昨日向社会交代最终报告。报告批评,港铁及承建商礼顿须对各自管理及监察系统出现严重失误负责,而政府作为监督者亦应负上部分责任。除此之外,委员会凭取得的183个样本,便得出工程少于3%的螺纹钢筋被剪短的结论。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陈淑庄质疑剪钢筋2%至3%属不广泛的说法,而中科兴业董事总经理潘焯鸿更直斥,报告太武断。

立法会铁路事宜小组委员、实政圆桌田北辰对报告感到失望。他质疑,剪短的钢筋数目是否如报告所指,形容这永远是一个谜,并称港铁不应收取项目的管理费,批评监管不力,又要求政府不应容许工程承办商礼顿投标任何铁路项目,将之列入黑名单。

另一立法会铁路事宜小组委员、公民党陈淑庄形容报告的发现令人震惊,质疑剪钢筋2%至3%属不广泛的说法。她对报告指出工程承办商礼顿在事件要承担的责任程度抱有怀疑,认为政府及港铁在记者会中表示歉意,均欠缺诚意,就责任问题避而不谈,强调政府应交代会否向港铁索偿,又对是否由委员会在结论中提出工程安全表示怀疑。她要求政府交代是否会向港铁追讨损失,以及说明刑事调查的进度等。

#被剪钢筋数目永远成谜

至于被视为今次事件的「吹哨者」之一、中科兴业董事总经理潘焯鸿认为,这份最终报告并非建基于可依靠的事实,内文提到是获得专家「共识」,但政府先后两名专家,以及中科专家均有不同意见。他指出,虽然港铁一度开凿石屎检验钢筋,但认为採样过程或有问题,认为发现的问题或只是冰山一角。他批评,报告「武断、质素低」,即使当中有批评礼顿、港铁,当得出安全的结论后,已为他们洗脱大部分指控。他称,之后会就丑闻提出司法覆核,全面审视过今次报告后,预计下周入禀法院。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路政署署长陈派明,以及屋宇署署长余德祥昨日就最终报告出席记者会。陈帆指出,这份最终报告经11位专家、93位证人作供,才完成撰写。至于委员会指出,车站结构安全方面,完全信纳各方有关共识,当完成适当的措施后,车站厢形建筑物安全及可作预定用途。为了让沙中綫早日通车,预料今年中全部完成适当措施。由于可能涉及刑事调查,报告中有七段暂未有公开。陈帆表示,自己作为局长,当然对事件有责任,会与团队加倍努力做好工作,但不宜回应刑责问题。

陈帆说,有关改动工程涉及20亿元,金额由港铁支付,政府不会缴付,港铁与政府有委託协议,港铁有任何失误而招致损失,政府会按机制追究,而礼顿作为工程承办商,港铁亦有责任透过合约追究。

#陈帆仅称加倍努力工作

报告指出,就月台钢筋被剪短问题,委员会确认有2%至3%螺纹钢筋被剪短,形容情况不广泛,不至于导致结构不完整,而礼顿及港铁从未纵容剪短钢筋。不过报告指出,「在该183个样本中,共有48个样本欠妥。有10个样本的钢筋被剪短及/或没有装入螺丝帽」,而「总括而言,就该次检测来说,在183个样本中,少于3%的螺纹钢筋被剪短」。至于南北走廊层板连接缝过度渗水,发现是螺丝帽错配而接驳不妥,问题源于礼顿购置材料出错,而明知材料错配仍然安装,分明是不能接受的差劣造工;灌注混凝土前竟然没有发现,即是监管不力,港铁及礼顿在施工过程擅自改动设计,亦违反合约规定。

报告形容工作多方面出现令人无法接受的问题,包括地盘造工差劣及监管不力,建造工程管理水平未能达到合理标准,裁定港铁及承建商礼顿须对管理及监管严重失误负责;政府作为监督者亦应负上部分责任,特别批评路政署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採取行动修正,陈帆就此致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