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4日
星期四
   | 气 温 : 30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袁国勇称一大警号 政府死撑坚持復课
发佈日期 : 2020-05-14


【本报记者报道】香港昨日录得三宗新增新冠肺炎确诊个案,当中两宗属本地感染。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形容,上述个案是一个很大警号,反映社区存在隐性传播链,在未了解相关个案源头前,政府目前实施中的抗疫限制措施,包括「限聚令」等不应放宽,而如果有更多本地个案出现,更需要考虑暂缓原来本月27日开始的分阶段復课安排。不过,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长徐德义昨日死撑称,现阶段毋须回復3月底时较严谨的社交限制措施,而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亦称復课安排,目前维持不变。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表示,復课安排维持不变,提醒学校需要遵守衞生感染控制措施。对于再度出现本地新冠肺炎确诊个案,杨润雄称疫情会反覆,唿吁全港市民维持个人衞生,尽量减少社交活动及保持社交距离。他又称,有待衞生署进一步调查个案,教育局会因应调查发展与衞生防护中心协商復课安排。

至于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长徐德义称,学生求学是很重要的民生项目,教育局已陈述復课安非的各项考虑。他说,现阶段不需回復3月底时较严谨的社交限制如「限聚令」等措施,又指政府是视乎疫情走势、有无群组爆发、对民生的影响等各种因素,以决定如何调整社交限制,并非考虑单日数据,亦不是基于能否连续28天零本地感染个案而定。徐德义透露,当初决定5月8日放宽「限聚令」,亦并非考虑28天的数字。他指出,当局自5月8日起放宽的部份措施目前仍然有效,但政府会密切监察疫情发展,按时作适度调整。

#教育局发復课指引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表示,关注本地传播链是否已经根绝,并指出社会对復课安排有担忧,未来一段时间需密切观察疫情,而復课与否应视乎之后个案数量、可否查到源头及专家意见。他强调,会否復课应以学生健康、社会利益及疫情防控为优先考虑。他表示,如来源不明的个案大增,代表社会仍存在传播链,学校復课后可能成为互相感染的地方,并导致社区爆发,因此需要谨慎处理,如果情况转差,要重新检视復课安排。

不过,教育局昨日正式发出復课指引,订明中小学应尽量使用课室空间分隔学生,并应避免小组讨论活动,即使特殊情况下须分组,学生亦须保持最少一米距离及考虑安装隔板。另外,当局还提醒没厕所板的马桶或蹲厕,校方须定时消毒或考虑更换坐厕等。

对于香港再现本地感染个案,袁国勇表示,个案是一个很大警号,证明社区有隐性传播链。他指出,以其团队观察,本港两至三星期前有约97%市民戴口罩外出,惟近日下跌至约91、92%,指「9%的人不戴,隐性传播链已可开始」。

#专家续吁配戴口罩

袁国勇表示,明白天气热戴口罩辛苦,但唿吁市民必须继续合作戴口罩,并保持手部衞生。他指出,市民如果出现轻微唿吸道症状,应该马上去政府门诊检验,才能令本地传播链有机会截断。此做法亦是香港抗疫至今非常成功的原因之一,因为尽早检测确诊感染再使用抗病毒药,其治疗效果最好,遏止死亡率至0.4%,相反如外国通常都要求病人留在家中,直至严重病发出现唿吸困难时,才入院治疗抗病毒药效果则差很多。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