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全球航空业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重击,国泰航空(0293)难以倖免。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公布,将首次透过土地基金注资私人公司,注资国泰航空273亿元,当中七成、即195亿元是购入优先股,其余78亿元是过渡性贷款,政府有权任命两名观察员加入董事局。陈茂波解释,优先股是有可分离的认股权证,强调入股国泰并无政治目的,政府最终无意成为长期股东。除了政府的注资外,国泰亦将透过股东供股,募集117亿港元资金。
国泰航空集团今年2月以来,每月现金亏损25至30亿元。国泰寻求政府协助,达成协议,落实390亿元融资计划,主要包括由政府用土地基金注资。政府按《财政司司长法团条例》成立全资拥有的有限公司Aviation 2020。国泰计划向这间公司发行优先股和认股权证,当中优先股涉及195亿元,而政府会向国泰提供78亿元过渡贷款,可以即时使用。另外以每股4.68元供股,国泰向股东集资117亿元。假设未来经营环境不变,这计划可支撑国泰多最少13个月。
#将委观察员监察管理层
政府可于五年内以供股价全面行使认股权证,太古仍然会是国泰最大股东,政府将持有约6%股权,连同第二、第三大股东国航和卡塔尔,总持股量将会多过太古。不过,计划有条款列明,太古继续是国泰控股股东。
陈茂波昨日见记者时指出,注资国泰是为了确保香港国际航运枢纽的地位,因为「如果国泰这时候做不住,航权就出问题」。他补充,国泰目前佔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及货运量分别57%及41%,而香港在全球220多个航点,其中49个客运点及14个货运点都只有国泰提供服务。被问到为何较早前不出手救同样陷入财困的香港航空时,陈茂波说:「香港航空出现财政困难,都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而国泰航空在出现新冠肺炎之前,它的经营有盈利的,无论在规模、网络覆盖等方方面面不能同日而语。」
国泰航空主席贺以礼表示,政府无意作为国泰航空的长期股东,亦无意参与国泰的机构管理及营运,并指两名观察员是用以保障政府投资,会参与董事会会议及讨论,但并无投票权,又强调董事会架构不会改变,并亦不会影响国泰的管理。
#股东供股集资117亿港元
中文大学航空政策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罗祥国认为,香港是国际航空枢纽,航空业透过支援进出口贸易、旅游业以及商贸客等,对本港经济贡献非常庞大,国泰是最重要国际旗舰品牌,政府投资国泰做法可行及有必要,以便疫情纾缓后让国泰「立即上马」。他强调,如果国泰经营不善退出市场,航权将全部归还政府,另一间航空公司要逐步建立国际航空网络,才可以重新申请航权。他认为,国泰经过几十年经验累积,包括取得空运安全的国际认可、与世界各地旅行社建立业务关係等,目前绝对没有一间本地企业或家族,有财力或经验营运航空公司,并能够取代国泰。
曾在国泰任职机师的公民党立法会议员谭文豪质疑,国泰市值360亿元,现时每月亏损接近20亿,一年约亏损200亿左右,政府必须清楚交代,又质疑若先例一开,政府是否要注资有大量财困的私人公司。他忧虑国泰日后再面临财政危机,一旦要申请破产,政府的投资将「化为乌有」。议会阵线立法会议员朱凯廸形容,将庞大的资产让财政司司长自行决定用途,「完全是一个自阉决议」,又坦言忧虑政府开了先例绕过立法会救私营上市公司,「还有近1,900亿元可以乱来救私人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