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政府豁免船员等人士强制检疫,导致第三波疫情爆发,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昨日解释,是基于人道理由才让船员在港上岸,亦要确保食物供应。由于疫情转变,本港亦已规定从本周三起,如非送货来港便不能靠岸。有记者两度追问他会否就疫情大爆发致歉,张建宗未有正面回应。
张建宗昨日出席记者会时强调,本港无法提供食物供应,故为了平衡供求,必须採取豁免措施,但强调有做足防疫措施,包括要过关的7,000多名运货工人戴口罩。他指出,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及国际航运公会早前唿吁,有海员因疫情在海上逗留半年未能上岸,基于人道理由、本港是航运中心等因素,故让其登岸。但由于疫情转变,本港亦已规定,从周三起,如非送货来港便不能靠岸。
需要确保水路运作畅顺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指出,现时本港超过90%货物来自航运,包括衞生用品及食品等,当局会优先考虑保障公共衞生,但亦有需要确保水路运作畅顺。他强调,会採取必要的防疫措施,又称有听取专家意见,在不同阶段採取不同豁免措施,例如现时要求船员点对点上船。他之后补充,由今年2月初至7月21日,上船的船员大约有一万人次。
另一方面,目前持有新冠病毒检测阴性证明的跨境司机,往返内地与香港毋须强制检疫14天。一名居于上水彩园邨彩华楼的62岁跨境司机确诊,为疫情下首名染疫跨境司机。衞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人昨日在记者会上承认,前日公布确诊的第2576号病人、住上水彩园邨彩华楼的62岁男子,为跨境司机,他在上周一及二曾返罗湖,以及深圳坪地的住所,上周五因发烧求医,至前日确诊。患者上周其余在港时间,主要在上水一带活动,包括到石湖墟街市买菜。
首宗跨境司机确诊个案
运输署表示,有关跨境货车司机暂停豁免入境隔离的资格期间,内地口岸单位不会为该司机进行核酸检测,司机须待其豁免入境隔离的资格恢復后(即第15天或以后),才可到口岸进行核酸检测採样,并在核酸检测阴性结果上传到相关防疫健康信息码程式,及完成其他检疫程序后才可入境。
另外,理工大学研究团队为近日本港出现的确诊个案进行基因排序,发现本地个案与欧洲输入个案的基因突变特徵相似,相信新一波疫情源头,很大机会是外地输入。理大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副教授萧杰恒在电台节目表示,铜锣湾礼顿山一名确诊男子与一名哈萨克返港确诊机师,病毒基因几乎一样,推论是机师确诊后,传染至本地居民。他称,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变异速度非常快,现时病毒与冬天时已有分别,目前本地个案的基因排序特徵,与年初佛堂、火锅群组等基因有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