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俗稱全民檢測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昨日進入第三天,但至今僅完成13.81萬個樣本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未達每日30萬個的樣本檢測目標。衞生署署長陳漢儀解釋,計劃正處於初期階段,運作仍需磨合,相信一、兩天後檢測數目有望提升。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新的實驗室固然要有磨合期,但目前的檢測速度絕對不理想,政府應盡可能壓縮所需時間,最好能在24小時內得出化驗結果。
自計劃在9月1日開展以來,累計合共有約47萬人在檢測中心完成檢測採樣。截至昨晚8時,普及計劃已經累計完成約13.81個樣本的新冠肺炎核酸檢測,並已有88.4萬人經網上預約登記。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新的實驗室需要有磨合期,但目前的檢測速度絕對不理想,當局應該盡可能壓縮所需時間,最好能夠在24小時內得出化驗結果。至於應否延長檢測計劃,梁子超說,最重要是有多少人參與,部份地區的名額未滿,即使延長計劃都沒有意思,滿額的中心則可適當地延長時間。他同時認為,至今有80多萬人預約登記,已有充份代表性。
#有醫生轟情況絕不理想
醫務化驗所總會主席李偉振相信,今次檢測計劃的物流是由政府負責,以往未曾做過如此大規模的檢測,首日樣本送到實驗室可能會慢。他認為,至少要觀察多一天,才能分析到是否應接不來,抑或是未正式起動到計劃。
至於陳漢儀昨日出席記者會時,被問到全民檢測計劃已踏入第三天,為何檢測量仍偏低,未達目標的每天30萬個樣本檢測。她解釋,計劃始終屬初期階段,運作上需要磨合,加上每個環節不論檢測過程、化驗所,以至是運送樣本,對工作人員而言均是新過程,故相信一、兩天後檢測數目有望提升。
在計劃的首12萬多個檢測結果,找到兩宗新個案,四宗屬於早前感染的舊個案。政府專家之一、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結果屬預期之內。他稱,全民檢測可讓其他地方看到香港已盡力抗疫,令關口互通更容易,能夠幫到很多人的生計。他說,即使現時透過檢測辨識到的確診數目不多,但如果按照比例,全港700萬人可能有百多人是隱形患者,不可以因為確診宗數少就不重視。他表示,不應再討論計劃是否合乎成本效益,即使只有80萬人參與,亦有效估算全港的隱形患者的比例。
#據悉楊明被登記做檢測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長梁卓偉指出,如全港700多萬人做全民檢測,可推算出大約有494個陽性個案。他說,港大推算這當中有約280人有傳染性,但部份市民可能在核算檢測中未測出呈陽性,加上這些個案,推算有400人有傳染性,其中140人具二代傳播能力。
另外,據了解,截至9月2日,警方共接獲大約103宗登記,涉及大約91人資料被盜用於登記參與全民檢測計劃。有關舉報已由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跟進,據了解,而被登記人士,包括警務人員及家屬,亦有政府官員、法官,甚至是藝人姚瑩瑩、楊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