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初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下令禁用中國應用程式抖音海外版TikTok和微信WeChat。《紐約時報》報道,兩者比較之下,微信的影響力遠在TikTok之上,幫助中國將審查制度推廣到全世界。報道又透過訪問兩名曾遭中國政府打壓人士,指出微信不但是假新聞的集中地,更成為恐嚇海外異見人士的途徑。
特朗普8月初簽署封殺騰訊(00700)旗下中國社交媒體程式微信WeChat,曾駐上海的《紐約時報》科技記者孟建國(Paul Mozur)於3月遭中國政府驅逐出境,他在報道中指出,抖音與海外版TikTok互相獨立,審查監控基本上只存在中國內。雖然海外版微信與中國版本有著不同的使用規則,但仍然是跨越「中國防火牆」的「統一的社交網絡」,有助將中國的審查制度推廣到全世界,而且微信提供通訊、社交媒體、支付、購物、閱讀新聞資訊等功能,滲透至生活每個層面,影響力因而遠在TikTok之上。
文中提及美籍維吾爾人喬達特(Ferkat Jawdat)一直在海外進行維權運動,其母親被關進新疆集中營後,在去年夏天獲釋。他當時透過微信與母親通訊,卻發現她開始歌頌中國共產黨,之後一名自稱是新疆地區安全執法部門高級官員透過微信接觸他,表示只要他願意停止就新疆集中營在海外發聲,便可以給他母親護照出國與他團聚。不過,即使喬達特配合,對方卻沒有兌現承諾,說他一個人對抗強權,與中國相比之下不值一提。
發加拿大雜貨店銷售大麻等假新聞
除此以外,微信亦是發布假資訊的集中地,加拿大華裔女子喬安尼(Joanne Li)在報道中指出,媒體會報道加拿大總理計劃將毒品合法化、當地雜貨店開始銷售大麻等假新聞,又會出現在華為孟晚舟一案上抨擊加拿大的文章,她逐漸發現微信充斥流言、陰謀和謊話,並指自己若只看中國的媒體,想法一定截然不同。
喬安尼兩年前回到中國生活和工作後,曾在微信群組分享一篇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講述中加關係惡化的文章,詎料,翌日便被四名公安上門拘捕,把她帶到公安局。她憶述,公安當時將她鎖在審訊椅(Tiger Chair)上通宵敲問,盤問的人不斷強調中國有保護言論自由,她最後寫下悔過書,並承諾支持中國,才可獲釋。
分享中加惡化文章 4公安登門拘捕
另外,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教授方可成在報道指出,他在2018年開設微信號「新聞實驗室」,教導分別評論與有消息來源的報道的分別,學員由最初500人增至去年的1300人,但其微信號在今年疫情爆發後遭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