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政府发行的通胀挂鈎债券(iBond),假设市民认购一手三年后,料可获600元利息。中大商学院高级讲师李兆波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部份人或会觉得iBond不吸引,又说若二手市场活跃,iBond的价值有机会有升跌,但如果不活跃,买家或要持有直至到期。他认为,iBond较适合一些有闲钱、在股票市场不太顺利的市民购买。
适逢史上最大型新股虚拟银行蚂蚁集团预料在本月内招股,市场关注或会出现资金竞争。招银国际研究部策略师苏沛丰认为,新股和iBond的风险预期有差别,即使两者可能会在市场上出现资金竞争,但进取抽蚂蚁新股的投资者,未必会对iBond有兴趣。苏沛丰说,很多高息股早前都削减派息,不少投资者正重新审视收息股前景,经济不明朗亦会影响派息政策,债券派息反而有保证,相信iBond反应仍会不错。
本港银行也不乏可观利息回报的港元定期存款,七天期港元定期存款,年息可达五厘。以滙丰银行定期为例,三万元本金存期七天,年息可达五厘;恒生银行五万元本金存期七天,年息可达4.3厘。
据资料显示,iBond本金归入外匯基金下的债券基金投资,有关基金近年回报率跑赢通胀,息差全落入政府袋中。本港发债筹集资金将会存入债券基金,而债券基金则放于外匯基金,其投资收入会採用财政储备的固定比率分帐安排拨还政府。
据数据显示,近几年债券基金回报的固定比率都相等于或高于通胀率,即政府很多时候能赚取iBond投资者应得的利息,例如2017年的综合物价消费指数为1.5%,各批iBond当年息率在1.02%至1.78%之间,而债券基金固定比率有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