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5日
星期五
   | 氣 溫 : 26 度
搜尋新聞
簡体中文
即時新聞 視頻新聞 要聞港聞 社 評國際兩岸 財 經 娛 樂 體 育 馬 經 副 刊 昔 日

學者稱適合股票市場虧損市民認購
發佈日期 : 2020-10-06


【本報記者報道】政府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假設市民認購一手三年後,料可獲600元利息。中大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部份人或會覺得iBond不吸引,又說若二手市場活躍,iBond的價值有機會有升跌,但如果不活躍,買家或要持有直至到期。他認為,iBond較適合一些有閒錢、在股票市場不太順利的市民購買。


適逢史上最大型新股虛擬銀行螞蟻集團預料在本月內招股,市場關注或會出現資金競爭。招銀國際研究部策略師蘇沛豐認為,新股和iBond的風險預期有差別,即使兩者可能會在市場上出現資金競爭,但進取抽螞蟻新股的投資者,未必會對iBond有興趣。蘇沛豐說,很多高息股早前都削減派息,不少投資者正重新審視收息股前景,經濟不明朗亦會影響派息政策,債券派息反而有保證,相信iBond反應仍會不錯。


本港銀行也不乏可觀利息回報的港元定期存款,七天期港元定期存款,年息可達五厘。以滙豐銀行定期為例,三萬元本金存期七天,年息可達五厘;恒生銀行五萬元本金存期七天,年息可達4.3厘。


據資料顯示,iBond本金歸入外匯基金下的債券基金投資,有關基金近年回報率跑贏通脹,息差全落入政府袋中。本港發債籌集資金將會存入債券基金,而債券基金則放於外匯基金,其投資收入會採用財政儲備的固定比率分帳安排撥還政府。


據數據顯示,近幾年債券基金回報的固定比率都相等於或高於通脹率,即政府很多時候能賺取iBond投資者應得的利息,例如2017年的綜合物價消費指數為1.5%,各批iBond當年息率在1.02%至1.78%之間,而債券基金固定比率有2.8%。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