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特首林郑月娥原定明天(10月14日)宣读本年度《施政报告》,但昨天突然破天荒宣布押后公布,因要本月底与中央部委商讨,以争取更多中央惠港措施后才公布,估计最快11月底。政圈猜测她押后其中原因之一,是为了在明天率领多名官员前赴深圳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及合照。民主党主席胡志伟表示,林郑做法是打破传统,进一步矮化自己的身份地位;建制派表示尊重和理解特首决定。
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回应称,约在政府公布前2小时知悉押后安排,指尊重林郑的决定,会议将如期举行,处理上年度余下的4条法案。
#梁君彦在政府公布前2小时知悉
林郑昨天在记者会上解释,押后宣读的原因是经过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大家期盼香港如何走出经济困境,由于外围经济復苏漫长,而内地经济出现V型反弹。因此,她梳理了一系列措施,要求中央考虑及支持,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不过周末接获通知称措施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是经济和民生方面,包括大湾区、金融、创科发展和航空业等,强调经济政策涉及中央,并非单一部委可以决定。她称,10月20日后将亲自往北京,与不同部委开会协调,才能得到中央最终指示,有关政策及项目能否得到支持。
林郑月娥表示,希望《施政报告》能包括中央支持的政策,同时为提振本港经济,令市民恢復信心,故为了香港的公共利益而决定押后宣读《施政报告》,强调是为香港公共利益,至于何时公布要视乎磋商及协调进度。她又说,有关决定并不影响立法会2020/21年度的工作,又指过去惯常做法,会在立法会年度首次会议上发表《施政报告》,但非一成不变,前特首董建华及梁振英分别有3份及5份《施政报告》都在1月发表,因此不存在法律问题。
林郑强调,发表施政报告是特区内部事务,在完善「一国两制」和融入国家发展,与内地的磋商是必不可少,但不代表要中央批准。林郑月娥将于周三下午返港,离港期间,由政务司司长张建宗署理行政长官职务。
林郑月娥率领代表团到深圳出席明日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成员包括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保安局长李家超、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衞和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恆等官员。国家主席习近平亦会出席大会。她指到访深圳除了出席庆祝大会,无其他活动。
#民主派轰不重视市民 懒理民生
民主派议员带同「撕政报告」和林郑「扯线公仔」道具会见记者。立法会议员邵家臻称,林郑将大家对《施政报告》的些微期望都化为乌有。邵家臻表示,林郑不要再问为何获市民评零分,大家都心照不宣,随后他即场把道具报告撕毁。公民党郭家麒称,政府突然押后《施政报告》的做法前所未有,亦相信《施政报告》已经完成印刷,认为林郑应向付岀心力准备的各级公务员道歉,否则会令政府的公信力荡然无存。关注综援低收入联盟对于押后施政报告感到失望。
建制派召集人廖长江表示,经过反修例事件和新型肺炎疫情,香港经济严峻,要提振本港经济,又指既然特首和中央有商讨,中央反应亦正面,将来会颁布利港措施,因此理解和认同特区政府决定。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 所有人无戴口罩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昨到广东考察调研,下午首先考察潮州市广济桥、广济楼、牌坊街,察看文物修復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文旅资源开发等情况。随后,习近平前往潮州三环公司,了解企业自主创新和生产经营情况。习近平一行在街上与民众会面挥手,全部人都没有戴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