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衞生防护中心指出,养和医院有机会出现小规模爆发,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以独立顾问身份到养和医院视察情况,经初步调查后认为,该院多宗个案,与除下口罩进食有关,唿吁市民留意。他形容,抗疫至今如跑了「一半马拉松」,预期要到明年底疫苗才可望分发全港,希望市民合作。
养和医院首位确诊的72岁洗肾病人,曾脱下口罩吃三文治大约15分钟,经空气传染至隔离床的86岁女病人。袁国勇指出,二人并无交谈,相信是经空气传播,再次提醒,很多确诊个案涉无戴口罩及进食,希望市民可以戴好口罩,否则十分高危。
袁国勇分析,女病人相隔八天之后才确诊,证明受感染的病毒载量颇低,CT值为27左右,即病毒含量不太高。他指出,两张病床相距1.5米,经飞沫传播机会低,但拉帘顶部仍然有空隙,病毒经过空气稀释后传播,空气中很粒的微粒仍有机会将病毒散发到隔离。他解释,新冠病毒传染性高,经空气及飞沫传播,举例说话每秒数千个微粒在空气飘浮,距离愈近、病毒愈高密度。
他指出,该中心通气比普通病房强,空气系统每小时换气超过12次。他指出,该中心的洗肾机会共用,但所有机件、管道均是独立包装,护士手衞生亦有做足,故并非经血液传染,料最大机会是经空气传播。他说,该中心有58位病人洗肾,现时每次都要完成检测后才可以洗肾,会一直监察该中心病人,相关受感染范围会停用14天。他称赞养和医院防感染措施「做到最尽」,连医院管理局都未做得到,为洗肾病人做抗原测试。
此外,袁国勇相信77岁离世女患者感染源头,是来自一位探访家属,她的家人都曾在病房吃薄饼。他说,由于患者免疫力低,病毒量CT值达约10至20,前日抢救期间,病人一度心脏停顿,须採取心肺復甦,虽然抢救过程不长,但已令医护成紧密接触者。他强调,当时情况紧急,抢救人员未必有时间戴N95装备,无法避免,故施救过程有感染风险。
该病人曾住33楼内科病房三个多月,他指出,该病人住独立病房,病房设有独立空调系统,相信院内交叉感染好低。袁国勇表示,初步调查后,相信患者感染源头,是来自一位探访家属,对方将病毒传给病者,再传染给两名医护人员。他表示,怀疑该名探访家属与「跳舞群组」有关,但暂未有证据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