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報道】食物及衞生局公布政府就強制檢測公告刊憲,貴東樓23樓至30樓的15室單位沒有病徵的住戶發出檢疫令,並安排他們入住檢疫中心。政府昨先後安排多輛小巴到東頭邨貴東樓,接載居民前往竹篙灣檢疫中心。
在貴東樓地下,晚上多名警務人員及穿保護衣的工作人員,用隔板與帆布設置臨時檢測區,為23樓以下的15室住戶做抗原檢測。貴東樓地下大堂入口外,亦圍起橙帶,只准住戶進入,在深夜11時許,有三輛旅遊巴到場,多名住戶陸續拖篋上車,等候去檢疫中心,亦有附近住戶自行搬離。
當區區議員施德來於電台節目指出,貴東樓大約有600戶,估計前日已有60%住戶領取樣本瓶檢測,估計昨日會增加到80%至90%,會繼續鼓勵街坊作檢測。他指出,貴東樓出現疫情後,暫未見有住戶搬走,平日屋邨內的衞生情況不錯,惟建議改善貴東樓的收集垃圾方式,憂慮居民將垃圾放於門外,再由清潔工收集的方式或成播毒途徑。
有居民表示,未有領取當局在樓下派發的樣本樽,擔心自行取樣準確度不足,會到附近的社區檢測中心做檢測,又說擔心屋邨渠管老化問題,會加強清潔,一旦當局有任何指令都會配合,包括強制檢測甚至撤離等。
翻查資料,貴東樓屬Y4型公屋,全港至今現存超過70座,遍布各區的公共屋邨或居屋屋苑,與早前出現「擾流效應」播毒的大埔富亨邨亨泰樓,屬於同一時期、同一類型的公屋設計。
全港目前現存超過200座Y型設計的公屋、租置計劃或居屋樓宇,當中逾70座屬於Y4型,落成年份一般為80年代尾至90年代初,遍布全港各區,包括爆發疫情的東頭邨貴東樓及富亨邨亨泰樓;其餘包括翠灣邨、小西灣邨、華貴邨、黃大仙下邨、廣林苑、華明邨及建生邨等,當中均有樓宇採用Y4型設計。今年2月因爆發疫情而需整座撤離的青衣長康邨康美樓,則屬於Y2型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