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唿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指出,联合医院出现爆发情况,源于怀安科病人未能妥善戴口罩,有病徵又未能即时寻求协助,变成隐形病人。他建议,有关方面将需要餵食、抽痰照顾的病人,集中入住方便医护照顾的病房,医护亦要配上N95口罩。
梁子超昨早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普通科病房医护的保护装备无法控制近距离的空气传播,而今次涉事病人可能无法戴好口罩,令疫情较难控制,首先应该为有需要高度护理的病人三至五天就要重新检测,重覆测试愈早发现患者,控制到的成本效益是最高。他称,普通科病房医护无戴面罩、眼罩保护,一旦眼部及面部遭病人飞沫喷中,容易受到感染,建议医管局将要高度护理的病人集中照顾,方便医护轮流照顾,医护亦要戴N95口罩,但毋须全日都戴上。
至于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在另一个电台节目表示,联合医院出现院内爆发群组是特殊情况,有个别走漏个案是很难避免。他指出,联合医院所在的观塘区,在第四波疫情出现多达300宗本地个案,是18区之冠,可见社区有大量传播链,亦增加医院走漏个案的机会,加上公立医院病房长期空间不足,影响通风,疫情爆发机会上升,他认为关键仍是要切断社区传播链。
何栢良认为,当局追踪个案及安排高危人士检测的时间太长,甚至有个案走漏,情况不理想,需要正视,否则疫情只会没完没了。他指出,如果医疗人手不足,当局要考虑效法深圳,动员纪律部队等协助追踪及检测,争取在24小时内完成高危个案追踪检测,才能令堵截病毒的速度快过病毒散播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