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昨日公布,提出向每名合资格的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来港人士,以每次1,000元方式,发放合共5,000元的电子消费券,以鼓励及带动本地消费,初步倾向可用于零售、餐饮及服务行业,但不能用作缴交政府费用等用途,亦不能累积使用。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由于需要与储值支付工具平台作商讨,故争取今年暑假才开始接受登记。不过,坊间担忧以电子形式使用消费券,或让长者们难以适用,无法享受福利。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早到立法会宣读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提出为刺激经济,带动消费市场及其他经济环节加速復甦,计划向每名合资格的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来港人士,分期发放总额5,000元的电子消费券,预计措施可惠及约720万人,涉及约360亿元财政承担。陈茂波表示,政府会物色合适的储值支付工具营办商协助推行计划,并会尽快公布计划细节。
或作弹性调整详情有待公布
陈茂波昨午出席记者会时被问到长者或不懂使用电子支付时指出,很多市民均习惯使用八达通,因此这也是一个可接受的方法去让长者使用。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有长者或不会使用储值支付工具,政府会研究参考去年现金发放计划的安排,作出弹性调整,在推出时一併公布详情。消息称,政府会以四个条件拣选营办商,包括普及度、方便程度、筹备时间、相关经验,并称理解八达通的普及度较高,长者亦懂得使用,因此将与八达通公司商讨。若八达通公司无法派发消费券,届时政府再公布长者使用消费券的详情。
陈茂波表示,政府将物色合适的营办商,例如是八达通、支付宝、PayMe等,以协助推行计划,市民可以选择用哪间营办商。市民将以电子或书面形式登记消费券,在电子系统填写身分证号码,电话及电子支付平台的认证号码等个人基本资料,拣选营办商,并视乎营办商的方式以确认身份。
他希望电子消费券用作本地消费,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看到本地商户都有用网上销售,政府目标消费券帮助零售商及饮食业界,并强调必须为本地商户,因此原则上都会容许网购,但必须符合为金融管理局的监管下的网店,但网上海外购物就不容许。
被问到去年曾经表示消费券手续繁复,派现金能照顾不同人需要,为何今年会推出。陈茂波表示,推出消费券与去年的政策目标有些不同,经过一年多以来,社会事件加上疫情,经济非常低迷,失业率高企,餐饮及零售等许多行业的经营环境困难,全球期望今年下半年开始恢復经济增长动力,因此希望加把助力促进消费。
倾向用于零售及餐饮等行业
对于对上一份的财政预算案在去年2月公布后,政府于同年8月才开始派发现金。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消费券较现金发放计划复杂,估计筹备时间会长,要与储值支付工具营办商合作和磋商,估计一年内才可推行。
厂商会赞扬财政预算案首次建议的电子消费券,认为此举较「全民派钱」更能够发挥资源运用的槓桿效应,这既有助于促进内部消费、刺激本地经济和更精准地扶持受疫情冲击的行业,亦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可为日后推行收入再分配和社会福利政策探索新渠道。
民主党邝俊宇批评财政预算案是杯水车薪,要求政府应「加码派钱,电子消费券折现」。民建联主席李慧琼关注电子消费券的具体操作细节,希望商界可配合减价刺激消费。自由党张宇人表示,不少街市等商店未有电子支付平台,认为这次是好的诱因,推动香港电子银包的支付方式强调对抗疫来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