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衞生署公布,一名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的51岁男子上周三接种科兴疫苗后,三天后气促,周一晚到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求医,后转到深切治疗部,目前情况危殆。另外,政府公布,前日共有七宗接种后送院个案,其中五人接种科兴疫苗,分别出现唿吸急促、异常胸部疼痛、左手臂痲痺等,其中一人感到左边手脚虚弱及晕眩,一度留院治疗。余下两人接种BioNTech「復必泰」疫苗,分别血压上升及皮肤出现皮疹。
一名51岁男子上星期三在沙田源禾路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接种科兴疫苗,三天后开始感到气促、咳嗽和有痰,星期一到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求医,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要住院接受治疗,星期一晚转到深切治疗部,现时情况危殆。衞生署已联络医院管理局,正就事件获取更多资料,以进行调查及评估,并会将个案交由新冠疫苗临床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因果关係评估。
至于新冠疫苗临床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共同召集人孔繁毅昨日表示,目前接种时间尚短,难以评估接种科兴疫苗后的死亡率是否高于整体,如果要比较接种科兴疫苗后的死亡、发病及异常情况比率,至少要等接种两剂,要几个月至半年,但专家委员会会持续关注情况。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说,由于「復必泰」疫苗免疫力很强,预计接种该疫苗的市民,出现常见副作用的机会较科兴疫苗高。他指出,综观外国打针情况,暂未出现很严重的不良反应,亦未曾引致中风或心血管疾病等,强调难免每日有人因病离世,最重要是证实与疫苗无关。崔俊明称,选择疫苗视乎个人较着重保护力,还是较担心发烧等副作用。他建议,身体壮健、社交生活活跃的长者可选择「復必泰」疫苗,而体弱、常留在家的人士则可选择科兴疫苗。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昨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疫苗接种计划正逐步展开,整体流程顺畅,而目前疫苗供应仍然充足。他说,疫苗接种率较初期下跌,明白市民有忧虑,但应该由专家判断严重个案是否与疫苗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