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7月 24日
星期四
   | 气 温 : 31 度
搜寻新闻
繁体中文
即时新闻 视频新闻 要闻港闻 社 评国际两岸 财 经 娱 乐 体 育 马 经 副 刊 昔 日

上半年近500宗 超越去年全年 骗徒最爱以泰特币作幌子
发佈日期 : 2021-11-15


【本报记者报道】警方数字显示,涉及加密货币有关罪案数字及金额的案件近一两年均大幅上升。警方提醒市民,相约加密货币投资者当面交易时,要使用信誉良好的交易平台,不要跟陌生人当面交易,亦不要提取大量现金应约,也不要相信对方会这样做,因很可能是行骗或者行劫,以免带来风险。

警方表示,本年上半年度加密货币有关罪案数字案件宗数已达496宗,已超越2020全年494宗,与上年同期比较更多出138%,其中有214宗属社交媒体骗案、193宗为投资骗案和46宗是网上购物骗案。上半年损失金额达2.14亿元,比2020全年多出1亿元,和去年同期比较超出475%。

根据警方资料统计,被利用作骗案幌子的虚拟货币,最热门包括有USDT泰达币、Bitcoin比特币、Ether以泰币;其他还有Filecoin文件币、Dogecoin狗狗币;最近,骗徒更会利用因应网剧热潮而生的鱿鱼币。

警方提醒近弹起「鱿鱼币」

警方重申,虚拟货币并非货币,而是具高度投机性的虚拟商品,市民购买或进行相关投资时要加倍留意风险;切勿盲目误信亲友所推介的投资机会,因为他们可能也不察觉自己已堕入了投资陷阱;切勿下载来歷不明的应用程式,或随意签署任何投资授权书; 如在任何交易中被要求以虚拟货币付款,应提高警觉;如怀疑受骗,应保存相关纪录及立即联络警方,或致电警方「反诈骗协调中心」的24小时即时电话谘询(「防骗易热线 18222」)求助。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