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报道】访港内地疫情防控专家团昨进行最后一日考察行程,到访药房、私家诊所、学校及社区疫苗接种中心等与香港防疫抗疫工作有关的单位及设施,并于下午离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于明天(25日)将率团到深圳参与第二次对接会议,商讨通关细节。 专家团昨早上分别到访太古坊一间社区药房及杏花邨一家私家诊所,了解药物的零售规管和退热药物的购买情况,以及诊所的分流和应诊安排,衞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也有到场。专家团随后到访一间中学,了解疫情下香港学校的上课安排、接种疫苗及检测要求等,并考察学校的防疫设施及社交距离措施等。
昨午,专家团到中山纪念公园体育馆社区疫苗接种中心进行考察,了解特区政府为市民接种新冠疫苗的情况。访港期间,国家衞健委大数据办公室与创新及科技局及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的代表举行会议,深入交流及讨论「香港健康码」系统的设计、运作及资讯保安,以及「香港健康码」与「粤康码」的对接准备情况。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昨主持总结工作会议时表示,专家团访港为推进两地逐步有序恢復通关起了十分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为迈向有序通关的目标推进至为重要一步。随着专家团完成四日考察,第二次内地与香港疫情防控工作对接会议将于明天(11月25日)在深圳举行,他会率领香港特区代表参加。
公共交通工具是追踪「缺口」
唿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表示,食客进食时会除下口罩,加上食肆环境较狭窄,因此属于高危处所,需要较好的追踪系统。不过,另一高危的公共交通工具,却一直是追踪「缺口」,建议政府考虑加入蓝牙技术,自动追踪市民的行踪。而目前本港与内地在指定群组豁免检疫的安排上,有较大差距,本港未能做到内地一样严谨,相信内地专家团会探讨双方能否统一要求。 |